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創傷后是否患應激障礙,AI診斷準確率高
人工智能技術正逐步改變著社會生活,醫療領域則成為其展現能力的重要舞臺。近日,美國紐約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特殊的計算機程序,可以通過分析人們的語音來幫助診斷其是否患上創傷后應激障礙。這對于那些遭受創傷痛苦而長時間無法走出的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全世界70%以上的成年人會在其生命中的某個時刻經歷創傷事件,其中一些人難以擺脫其帶來的巨大傷痛,無法自拔,在想起這些事件時仍經歷強烈的痛苦。這種精神障礙就是創傷后應激障礙。
創傷后應激障礙通常是通過臨床訪談或自我報告評估來進行診斷的,這種帶有主觀性的評估很容易產生偏差。雖然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尋找客觀、可測量的生物標記,以更準確地診斷這種疾病,但進展緩慢。
理論上認為,創傷事件會改變處理情緒和肌肉張力的大腦回路,這會影響一個人的聲音。此次紐約大學研究人員正是基于這一理論,開發出了通過語音分析進行創傷應激障礙診斷的人工智能程序。在研究中,他們利用隨機森林算法構建決策規則和數學模型,然后利用53名有創傷后應激障礙的退伍軍人和78名沒有這種疾病的退伍軍人的診斷訪談錄音,將特定語音特征模式與創傷后應激障礙相關聯,通過分析診斷對象語音的頻率、節奏、語氣和發音特征,來推斷其情緒、情感、認知等狀態。研究人員22日在《抑郁癥和焦慮癥》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稱,這一人工智能工具診斷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準確率高達89%。
研究人員指出,理論上,語音是一種很有潛力的可用于診斷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指標,新研究則證明了這一點。他們開發的新程序,可用于自動診斷系統,有望成為一種價格低廉的遠程非侵入創傷后應激障礙檢測工具。下一階段他們將對這一人工智能工具進行更多的數據培訓,并在獨立樣本上進一步驗證,以求在不久的將來能在臨床中得以使用。(記者劉海英)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創傷 障礙 應激 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