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專家齊聚北京為特色養殖鼓與呼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13日電 4月23日,在北京召開的 “膳食革命與海龍的作用”項目研討會上,來自科技部、農業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水陸兩棲草食型動物海貍鼠,已有100多年人工養殖史,其養殖成本低,見效快,且具有營養、經濟、生態等多種優勢,在助力扶貧攻堅中,或將成為農民創業致富的一條新路徑。
“無生態不產業?!睂<冶硎?,尤其是對于一個新興產業來講,需要做好該產業的生態鏈,不僅是生存環境,還包括技術、人才、標準、市場、品牌等因素。
創建于1989年的綿陽市安州區眾一海龍養殖有限公司(原四川省眾一海龍養殖有限公司),在眾多創新創業者中,則“兵行險招”大膽創新,采用“公司+自愿合作者+農戶”相結合的新型經營模式,讓當地農民切切實實的踏上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主要原因在于養殖海貍鼠成本低、見效快?!本d陽市安州區眾一海龍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躍武強調,海貍鼠生長迅速,繁殖力強,且一年四季均可配種、分娩,生產期兩年可產5胎,每胎6~14只。再加上簡單的飼養技術,飼料為各種野菜(毒草例外)、樹葉、樹枝,以及蔬菜、糧食等均易獲取且消耗低,同時,海貍鼠還具有較強的抗病力。
不僅如此,公司推出的“七統一”和“190”的運行標準,幫助更多的養殖戶精準脫貧。
據了解,“七統一”即統一發展、統一計劃、統一養殖、統一收購、統一開發、統一銷售、統一分享。而“190”則表示公司用每斤19元的定價標準進行統一收購,以此獲取尾、油、骨、皮等經濟價值。之后,再把海龍肉會以零價格來供應市場,使更多的人能夠嘗鮮并逐漸接受。
如今,“眾一海龍”養殖已擁有5000多萬元資產,養殖基地300余畝,擁有四川省99%的種源量,全國80%左右的種源權,以及95%的海貍鼠開發專利,其品牌已成為有價值、有影響力、廣受民眾喜愛的知名品牌。
專家們表示,從種源到科學養殖,再到精深加工,“眾一海龍”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和資源,同時,“190”的創新模式也不錯,今后主要戰略定位為把海龍這種特色養殖產業化發展做強,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大力發展其尾筋、骨頭、油脂,以及皮毛。
“思路決定出路?!闭鐚<覀兯f,綿陽市安州區眾一海龍養殖有限公司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導向,值得肯定、鼓勵與支持,但由于項目的標準體系尚不完善,建議后期明確海龍在市場的戰略定位,將海龍項目和鄉村振興、特色小鎮、扶貧項目結合起來,形成產業支撐,為項目產品打好堅實的市場基礎。
“海貍鼠(海龍)產業在未來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黃躍武稱,接下來,“眾一海龍”將分三步走:第一步,發動“膳食革命”,用食草的海龍替代食糧食的豬,解決糧食緊缺問題;第二步,促進產品開發,以開發促消費,以消費促生產,促進產業升級;第三步,創建自主民族品牌,打造成我國特種養殖業的標桿企業。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黃躍武篤信精勤,發揚“工匠精神”,帶領所有眾一人始終堅持“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企業宗旨,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創新的發展思路、雄厚的技術實力,不斷深化改革,滿足市場需求,促進全面發展,在企業管理中揚長避短、找準切入點,打造一套獨具特色的深化管理、創新發展概念,為更多的特色養殖企業樹立榜樣,從而共同促進產業發展。
(張童)
編輯:秦云
關鍵詞:北京 特色養殖 養殖戶 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