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上海浦東探索文物保護領域的“浦東路徑”
中新網上海5月15日電 (李姝徵 郁玫)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速度加快,文物保護成為中國多城市所共同面對的難題。上海市浦東新區15日發布《關于加強浦東新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率先探索文物保護工作的“浦東路徑”。
“經濟騰飛的新區”是浦東廣為人知的“標簽”,卻少有人知道,浦東亦是有著900年歷史的“老地名”。
據此間官方統計,浦東全區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9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文物保護點372處,共計435處不可移動文物,數量位列全市第二。
浦東新區文體旅游局局長黃瑋表示,這435處不可移動文物,面臨著范圍大、數量多、水平參差不齊、監管困難等諸多問題。浦東官方當日發布的《意見》即是針對諸多文物保護的“痛點”,有的放矢。
首先,明確街鎮承擔文物保護屬地管理的主體責任,把文物保護工作納入街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評價指標,轄區內發生重大文物安全事故的,年度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
第二,開展不可移動文物的“一點一冊”的編制工作,對全區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分類梳理核計。
此外,據統計,浦東435處不可移動文物中,私人產權的文保建筑大約200處左右,如果算上混合產權的,其數量要占總量的三分之二。《意見》提出,針對產權在企業、個人等“私字頭”文保單位,浦東將安排文物保護搶險加固和整體綜合修繕專項經費,明確了修繕出資渠道。
“對于超大型城市而言,文物保護尤其困難。”上海市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歐曉川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浦東此次出臺的《意見》涵蓋了文物保護各方的責任義務,填補了管理上的真空,也將文物保護落實到了屬地政府。此外“一點一冊”的舉措亦有助于建立文物“數據庫”,將為文物管理與科學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諸迪表示,在文物保護領域,浦東還將從“一點一冊”走向“一點一策”。他表示,未來將根據不可移動文物的狀況“量身定制”修繕、利用與宣傳策略。(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物 保護 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