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今年養老金有望加速入場 萬億元級資金為A股“壓艙”
6月2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點明了下一步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也是其中一項內容。
對此,中郵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研究官尚震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是資本市場制度變革之年,科創板的推出將徹底改變資本市場的生態,向著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進行轉換,同時A股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對長線資金入市是一個絕佳的時期。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作為A股市場的“壓艙石”,養老金入市動作頻頻。其中,作為養老金的第一支柱,我國養老金委托投資規模已有6248.69億元到賬投資運營。人社部還明確了2019年和2020年啟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的省(區、市)名單,以確保養老金入市工作穩步推進。在第二支柱方面,今年已有十逾省推進職業年金委托投資工作,同時,首個省級職業年金啟動市場化運作。第三支柱方面,養老目標基金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卞永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全國的情況來看,我國養老金的總體累計結余達到5萬億元,但是大部分都放在銀行里吃利息,其收益率甚至低于每年同期CPI增速。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加快,養老金投資股市的速度也在加快,預計到今年年底,養老金或將為A股帶來近萬億元級資金。
“養老金是典型的長線資金,其加快入市,一方面是看好中國股市的長遠發展,給其他投資者帶來信心,另一方面隨著長線資金占比的提高,投資者更加關注價值投資,投資文化也會改變,暴漲暴跌的現象將會減少。”卞永祖說。
在談及為了引導長線資金入市,我國資本市場還有哪方面需要完善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目前來看,引導長線資金入市還有待資本市場的完善,特別是在信息披露、違規懲罰及退出機制等方面更加規范高效,確實讓這些穩定的資金能通過長期投資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而不會因各種“暴雷”風險而損失較多。因此,完善資本市場的淘汰機制方面還要加快完善,以便更多機構投資者留在資本市場,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向效應。
卞永祖認為,引導長線資金入市,還可推進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中國股市要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我國股市是以中小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引入更多長線資金,尤其是境外的長線資金,有利于我國股市借鑒成熟市場經驗,改善投資文化。
二是,加快資本市場改革步伐,完善法律法規,尤其是加大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讓違法者付出代價,真正讓有發展前途的企業獲得資金,提高市場的活躍度,從而創造更加健康的市場環境。
三是,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充分中介機構的積極性。會計師事務所、律所、投行等在資本市場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研究成果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資本市場的完善程度。因此,大力發展中介機構,也有利于長線資金的加快進入我國資本市場。(證券日報)
本報見習記者 孟 珂
編輯:曾珂
關鍵詞:今年養老金有望加速入場 萬億元級資金為A股“壓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