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大興機場之眼”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大興機場之眼”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標志著土建部分全部完成 低能見度下保障能力將達世界先進水平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塔臺 供圖/華北空管局
本報訊(記者 藺麗爽)昨天,華北空管局位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西塔臺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志著土建部分全部完成,可以交付使用,為實現9月底前順利開航打下堅實基礎。
塔臺被稱為“機場之眼”,這里是機場的制高點,也是保證本場航班有序運行的“大腦”。作為北京大興機場標志性建筑,西塔臺位于航站樓西側指廊南端,總面積3795平方米,總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高70.3米,地上結構20層,地下結構1層。西塔外立面造型由12個模塊化的單元體圍繞拼接而成。單元體上部結合使用功能需求展開形成外窗,中下部隨著功能變化收縮為豎向線條,整個單元體收放靈動自如,似鳳凰的羽毛聚集簇擁。
西塔不僅擁有高顏值,更是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這里將在全國第一個實現高級地面引導系統四級標準(五級為最高),實現自動識別航空器在跑道及滑行道上運行的潛在沖突,并發出告警,自動對航空器滑行路線進行規劃以及進行地面燈光引導。結合華北空管局在地面建設的導航設施設備,大興機場將在全國率先實現低能見度情況下的“盲降”三類B運行和使用HUD在跑道視程低至75米的起飛。地面高級引導系統、滿足三類B運行的盲降系統等三大“法寶”專治低能見度,將使得大興機場在低能見度條件下的保障能力在世界范圍內也屬于先進水平。
另外,西塔臺空管主備用自動化系統的飛行數據及相關的管制員指令數據將實現雙向同步。北京地區將首次引入進離港排序功能,對進港和離港航班自動排序,減少飛機盤旋和跑道等待,合理調配空域和機場資源,運行效率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西塔臺將在開航后承擔航班起降、地面滑行等空管指揮重任。塔臺管制員們要“耳聽八方”、“眼觀六路”。耳朵要聽耳機里的通話與機組溝通,要聽著無線電800兆頻率與地面各單位協調,還要聽現場主管發布的實時運行信息。眼睛要看自動化系統里航班的實時動態,要觀察空中航空器的姿態,要掃視跑道察看地面運行情況。既要一心多用,又不能出現紕漏,既要保證安全,又要兼顧效率。
目前,西塔臺正在按進度有條不紊地進行系統安裝和調試,管制員們也在進行緊鑼密鼓地訓練,確保大興機場如期開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大興機場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