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徐霞客游線標志地尋找與論證行動專題>相關報道

連續三年關注徐霞客游線,奏響“徐霞客游線三部曲”

2019年06月27日 15:40 | 作者:王東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全國政協委員王東林:連續三年關注徐霞客游線,奏響“徐霞客游線三部曲”

第一部:2015年,《關于系統保護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開展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研究工作的建議》

第二部:2016年,《徐霞客線路遺產保護開發與扶貧攻堅》

第三部:2017年,《關于將徐霞客科考線路納入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建議》


微信圖片_20190627152743


提案鏈接


2017年兩會


關于將徐霞客科考線路納入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建議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在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被界定為“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毫無疑問,“研學旅行”的關鍵在“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教育活動”,所以《意見》才進一步申論,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誠然,研學旅行,同樣有“旅行”或“旅游”的形式,但不同于一般性的“旅游”。研學旅游重在“旅行體驗”,諸如跋山涉水,出力流汗,鍛煉體力、耐力和意志力;集體生活,自理生活,相互協作和愛護;動腿、動手、動眼、動口、動腦、動筆,親近自然、親近社會、親近文化,經風雨、見世面、開眼界,豐富閱歷,既增長課外知識,又能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目前,全國一些學校做出了一些先期探索,出現了諸如“照著課本游中國”之類的好創意,但大多數學校還是感覺缺乏抓手,而且很容易出現偏文科、輕理科現象。我們認為將“徐霞客科考線路”納入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開展“讀《徐霞客游記》,走科考探索之路”專題研學之旅,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理由如下:

1. 徐霞客科考線路,是中國古代一條由個人開辟且有據可考、保存完整的自然與文化科考探險線路。徐霞客的科考與探險活動,不僅體現了中國文化“敬畏自然”、“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實踐精神;而且與西方近代治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異曲同工,在時間坐標上更有先驅意義。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提到徐霞客和宋應星是晚明新風氣下誕生的兩大怪人,留下了兩部怪書(《徐霞客游記》和《天工開物》),而《徐霞客游記》是第一部“中國實際調查的地理書”,指出“以科學精神研治地理,一切皆以實測為基礎如霞客者,真獨有千古矣”。新文化運動的骨干胡適也說過:“徐霞客在三百年前,為探奇而遠游,為求知而遠游,其精神確是中國近世史上最難得、最可佩的。”因而我們認為這條線路,最為契合“研學旅行”的主旨,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對以徐霞客為代表的古代先人科學探索精神的敬仰,增進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增進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2.徐霞客(1587——1641)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平民科學家。他根據自己親身經歷、足堪目驗而寫作的《徐霞客游記》,是一部舉世公認的“經典”著作,被譽為“千古奇書”“千古不易之書”,包容宏富,既是一部經典散文游記,有很高的文學與美學價值,又涉及地質、地貌、山川水文、氣象氣候、動物、植物、政治、經濟、城鄉聚落、交通運輸、商業和手工業、歷史、文化、民族、宗教、地名、風俗、文獻、文物等多學科內容,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好奇感和求知欲,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有效避免產生文理偏科現象。

3.徐霞客是國家文化部公布的40位中華文化名人之一。他從1607年22歲時開始外出旅行,歷經30余年,游覽了當時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據《游記》記述,他的足跡遍及華東、華北、中南、西南,包括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21個省(市、自治區);在中國大地上留下了一條曲折漫長但明晰可考的游歷線路。國家旅游局也曾計劃推出這條專題旅游線路。可以說,幾乎絕大多數省區,都具有就近進入的便利性,而且可以實現沿線學習交流,豐富研學旅行的形式和內容。

4.徐霞客科考線路,貫通了一大批成熟的旅游景區,有不少屬于世界和國家自然、文化遺產,也有不少地方至今還處在未開發狀態,但現代交通網的發展又使之具備了可進入性,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比較便于設計相應的“發現之旅”,供學生在探索中研究學習。值得注意的是,這條線路還貫穿了眾多的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紅色文化遺存。走一線,看一片,是真正豐富多彩的研學之旅。

為此,我們建議——

(1)國家教育部等11部門以補充文件的形式,將“徐霞客科考線路”納入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讀《徐霞客游記》,走科考探索之路”專題研學之旅活動。圍繞這一主題,設計和提出相應要求,并在全國中小學生中開展專題知識競賽之類的衍生活動。時間節點最好選擇在以《徐霞客游記》開篇日確定的“5.19中國旅游日”。

(2)本人曾連續兩年(2015、2016)聯合40多位委員先后提出《關于系統保護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開展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研究工作的建議》(2015年4762號)和《徐霞客線路遺產保護開發與扶貧攻堅》(2016年4103號)兩份提案。國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15]2829號)回復表示,“對于徐霞客科考線路相關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申遺等工作,國家文物局愿意給予積極的幫助和支持”,同時建議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包括“有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門要開展大量文物普查、調查等基礎性工作,辨析遺產的組成,并按程序申報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做好有關遺產點的本體保護、環境整治等工作”。國家旅游局也表示:“將繼續加強和深化部際合作機制,進一步落實旅游文化線路等資源的整體保護工作,并將會同有關部門,向相關省份提出建立協調機制的建議……。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發現新資源,開辟新的旅游目的地,或者開發專題性質的旅游產品和線路。”為此,建議全國政協根據政全廳函[2016]325號答復函的明確承諾,安排文史委在2017年度開展專題調研,并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或雙周專題協商會的形式,開展專題協商和提案督辦工作,督促有關部局落實提案答復。

習近平總書記曾談到文藝工作者要“多讀書、多游歷,才能胸中有丘壑,作品成氣韻。一是要多讀書,詩圣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二是要多游歷,現代交通發達,旅游業繁榮昌盛,不用像古代徐霞客那樣苦行,但要像徐霞客那樣在游歷中獲得生命的寬度”。這段話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2016年兩會


徐霞客線路遺產保護開發與扶貧攻堅


中共第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必須“堅決打贏”的“攻堅戰”。發展的中國,已實現6億多人口先后脫貧,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世界奇跡。截止2015年底,尚有5575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必須全部如期脫貧。時間緊迫,任務艱巨。

“扶貧”的目的是“脫貧”;“脫貧”的關鍵是“拔窮根”。因而,扶貧的各類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培植產業,發展就業,開啟農村貧困人口的致富之門。

徐霞客(1587——1641)是明朝杰出的旅行家、探險家、地理學家。他的游跡及于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云南等16個省和北京、天津、上海3市。經他點化的許多名山勝水早已成為國內或國內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而且他在游記中記錄的文字,也在國內或國際各類遺產、文物保護和級別評定申報中發揮過重大作用。但是,就《徐霞客游記》所見,依然有不少地方極其豐富的遺產資源養在深閨、沒在草莽,或因關注度不夠,或因交通和資金等條件所限,游離在旅游發展的門外。

中國現存絕對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山區、降水量小或環境承載力有限的地區,而且越來越集中在中部,尤其是西部地區。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將新年首個調研地選擇在云南,在那里提出“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2016年農歷春節前夕習近平視察江西,進一步表示:“我們決不能讓老區的貧困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這是我們黨的歷史責任。”總書記兩次春節考察,都表明中部山區、老區和西南民族地區是中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值得注意的是,《徐霞客游記》中的《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游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占據了全書的泰半篇幅,記述最為精詳,不僅覆蓋了總書記提到的“羅霄山脈集中連片特困區”,而且更是大范圍地覆蓋了湘、桂、滇、黔集中連片的貧困山區和民族地區。

2015年3月,本人與46位委員聯名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交了《關于系統保護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開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研究工作的建議》(第4762號),指出徐霞客游線是中國古代僅有的一條由個人開辟且有據可考、保存完整的自然與文化科考探險線路。建議國家相關部局盡快開展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的系統調查和保護,并將這條線路納入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規劃,啟動基礎性研究工作。提案認為,“徐霞客科考線路的文化特質,必將引發我們對這條線路文化遺產的價值、類型和系統的重新審視,形成新認識,發現新價值。一些至今仍然養在深閨,不為人們所知或者鮮為人知的具有重大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極有可能在未來全國性系統調查和研究中走出草莽,成為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新要素”。

同年6月,國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15]2829號)正式回復:“對于徐霞客科考線路相關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申遺等工作,國家文物局愿意給予積極的幫助和支持。”同時建議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專題研究,明確徐霞客科考線路的定義、范疇、內涵和構成等基本概念;二是有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門要開展大量文物普查、調查等基礎性工作,辨析遺產的組成,并按程序申報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做好有關遺產點的本體保護、環境整治等工作;三是有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門可在上述工作開展的基礎上,組織、委托專業科研機構,啟動有關突出普遍價值研究工作,探討徐霞客科考線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行性。”

國家旅游局表示:“將繼續加強和深化部際合作機制,進一步落實旅游文化線路等資源的整體保護工作,并將會同有關部門,向相關省份提出建立協調機制的建議……。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發現新資源,開辟新的旅游目的地,或者開發專題性質的旅游產品和線路。”

為此,我們建議國務院及相關部委,盡快啟動徐霞客線路遺產保護開發與扶貧攻堅專項活動,讓沉睡在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活起來,為沿線貧困地區的百姓開啟致富之門。同時建議:

1.國家文物局切實落實提案答復中的承諾,正式發文,督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門開展徐霞客線路專項文物普查,并按程序申報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做好有關遺產點的本體保護、環境整治等工作;同時,組織探討徐霞客科考線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行性和相關策略。

2.國家旅游局聯合有關部委發文,推動徐霞客游線自然與文化資源的整體保護與規劃,推動和鼓勵沿線地區開辟新的旅游目的地;同時聯合此項工作開展最早、普及最廣、成效最著的浙江省牽頭組建“全國徐霞客游線聯盟”,開發徐霞客科考線路專題旅游,并在“5.19國家旅游日”開展專題性宣傳發動工作。通過全國性專題線路,放大新興旅游點的價值和市場影響力,縮短市場培育周期。

3.國務院扶貧辦和相關省市及時制定措施,對口扶持沿線貧困地區的旅游開發,并列入扶貧計劃,給予專款支持;同時通過相關產業鏈延伸(如興辦農家樂、鄉土特產交易、特色旅游紀念品研發制作、鄉村生活體驗、民族風情體驗、生態農牧業觀光體驗等等),對接各地精準扶貧計劃。

4.建議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組織專項調研,繼續發揮研究、動員、聯絡、溝通作用,聯手沿線各級政協文史委員會,推動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保護與申遺、開發與扶貧研究工作。

貧困地區一個共同特征是出不去也進不來。人來了,問題就好辦多了。旅游產業具有超強的帶動力。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別具一格的新概念旅游在扶貧攻堅決戰階段出人意料的作用。


2015年兩會


關于系統保護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開展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研究工作的建議


徐霞客(1587——1641),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平民科學家,國家文化部公布的40位中華文化名人之一,被后人譽為中國歷史上的“千古奇人”。他自1607年22歲時開始外出旅行,歷經30余年,游覽了當時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據《徐霞客游記》記述,他的足跡遍及華東、華北、中南、西南,包括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21個省(市、自治區);在中國大地上留下了一條曲折漫長但明晰可考的游歷線路。

長期以來,我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徐霞客踏出的這條線路其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旅游線路”,而是中國古代僅有的一條由個人開辟且有據可考、保存完整的自然與文化科考探險線路。徐霞客的科考與探險活動,不僅體現了中國文化“敬畏自然”、“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實踐精神;而且與西方近代治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異曲同工,在時間坐標上更具有先驅意義。故而他的考察與探險筆記,能夠成為中國400年來歷史、地理與文學敘述的原典之一。

這里所稱的“原典”,意指“具有開創性價值的經典著述”。因為《徐霞客游記》中的不少內容都是徐霞客在考察游歷中的親歷親聞,是真正的第一手文字,因此才成為400來年文化敘述的源頭。梁啟超在《中國三百年科學史》一書中評價《徐霞客游記》,十分睿智地指出:“中國實際調查的地理書,當以此為第一部”,并由衷地發出“蓋以科學精神研治地理書,一切皆以實測為基礎如霞客者,真獨有千古矣”的贊嘆!

徐霞客的獨特價值,在于他是中國封建時代少有的從事科學考察的知識人士;《徐霞客游記》書名,是后人整理他的遺作安加的,莫若稱《徐霞客科考手記》更加貼切。對線路性質認識的局限,必然影響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對線路價值的認識和評價,學術研究多囿于旅游、地理、地質和文學之分科,各表一枝,互不通氣,很少有從科考探險的開創意義和文化保護角度作系統研究者。迄今,我們幾乎還沒有一個政府機構對這條線路的文化遺存做過系統的摸底調查,并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專題文物檔案,更不用說形成系統保護的意識和保護規劃,以致一些可能極具文化價值的遺物遺存依然處于自生自滅的危機狀態。

近年來,國際社會推出了一種新的文化遺產保護類型——“線性文化遺產”,主要指擁有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形或帶狀區域內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組群,是世界遺產的一種形式。從相關的標準和意義來說,“徐霞客科考線路”不僅是我國,同樣也是世界十分珍貴的“線性文化遺產”,值得我們重新認識和認真對待。為此,我們特聯名提出本提案,鄭重建議國家相關部局盡快開展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的系統調查和保護,并將這條線路納入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規劃,啟動基礎性研究工作。

具體建議如下:

1.建議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研究發布專門文件,推動沿線各省區市組織開展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產專題調查,根據《文物保護法》設定相應的保護等級及保護范圍,制定“徐霞客科考線路”整體和分項保護規劃,切實開展保護工作。

2.建議住建部積極支持和指導沿線各省區市政府對口部門,開展“徐霞客科考線路”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的基礎研究工作,并委托浙江省人民政府或由浙江省會同江蘇省政府牽頭,以省區市聯席會議的形式聯合沿線各地政府協同工作;在條件成熟時,將“徐霞客科考線路”納入《國家遺產名錄》和《世界遺產預備名錄》。

3.徐霞客科考線路涉及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其文化遺存的梳理和保護具有相當的難度,需要統籌協調。鑒于全國及各級政協文史委員會在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工作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建議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成立相關機構或者立項調研,繼續發揮研究、動員、聯絡、溝通作用,聯手徐霞客游線各級政協文史委員會,推動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的調查梳理工作,推進該線路文化遺存的系統梳理、調查和保護工作的扎實展開。

4.國家旅游局可以借勢發力,在文化保護的基礎上,發現新資源,開辟新的旅游目的地,或開發專題性質的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國家相關部委和各級政府部門應當充分尊重社會力量的研究熱情和首創精神,因勢利導地支持和利用社會各類專門力量,以政府購買的方式委托有能力與實力的機構承擔相關工作。

徐霞客的科學精神和治學方法,是中國和世界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徐霞客科考線路的文化特質,必將引發我們對這條線路文化遺產的價值、類型和系統的重新審視,形成新認識,發現新價值;一些至今仍然養在深閨,不為人們所知或者鮮為人知的具有重大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極有可能在未來全國性系統調查和研究中走出草莽,進入人們的視域,成為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新要素,避免在大開發、大建設的過程里,在推土機的轟鳴中遭遇滅頂之災。

雖然“申遺”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聯合國世界遺產組織和國家住建部對“申遺”工作也已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以“申遺”為目標,激勵和推動沿線各相關地區切實保護文化遺產的意義應該更加重大,更加深遠。


鏈接

日前,國家文物局已對《關于系統保護徐霞客科考線路文化遺存,開展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研究工作的提案》給予了詳細答復。

《答復》首先肯定了徐霞客科考線路的意義和價值,并且建議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專題研究,明確徐霞客科考線路的定義、范疇、內涵和構成等基本概念;二是有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門要開展大量文物普查、調查等基礎性工作,辨析遺產的組成,并按程序申報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做好有關遺產點的本體保護、環境整治等工作;三是有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門可再上述工作開展的基礎上,組織、委托專業科研機構,啟動有關突出普遍價值研究工作,探討徐霞客科考線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行性。

《答復》表示,對于徐霞客科考線路相關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申遺等工作,國家文物局愿意給予積極的幫助和支持,通過有關專家和專業咨詢機構,提供業務指導。

編輯:郭娜

關鍵詞:霞客 徐霞 線路 保護 科考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