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一村一品”富民 “一鎮一業”旺鄉
“一村一品”富民 “一鎮一業”旺鄉
蕉嶺打造富硒產品品牌特色
長潭鎮出產的富硒香米。林劍湧 攝
藍坊鎮釀酒歷史悠久,展區內展示了各類米酒。汪敬淼 攝
6月15日,論稻蕉嶺·一米驚人——2019中國(梅州·蕉嶺)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開幕。此次活動在蕉嶺(南沙)體育館內設置有蕉嶺縣特色農產品展示區、蕉嶺稻米品牌展示區、客家米粄文化體驗展示區和蕉嶺鄉村旅游文化展示區。
豐富的農產品讓大家對蕉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富硒品牌特色印象深刻。在“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農產品展示區,山歌聲、吆喝聲和現場交流聲不絕于耳,8個鄉鎮的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讓人挪不開步。
●陳萍 廖靜宜 林劍湧 汪敬淼
蕉城鎮
一走進蕉城鎮展區,映入眼簾的就是各種綠油油的禾苗、長壽米、米餅……從種子到各類米制品應有盡有,該鎮圍繞“米”為主題進行布展,充分展示著“宜居壽鄉 米麗蕉城”的魅力。
近年來,蕉城鎮依托龍安村作為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的優勢,打造以“富硒絲苗米”為核心的系列農產品。繁育方面,引進梅州市建豐糧業有限公司在龍安村規劃集約460畝土地,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大面積集中種植,推動企業和農戶互利共贏。品種方面,重點種植美香占2號、象牙香占等高品質富硒絲苗品種,主打長壽健康、營養豐富的產品特色。品牌方面,通過壽鄉生產、硒土培育和客家鄉村文化陶冶,形成包括長壽米、米餅等在內的“客家良稻”系列產品,擦亮本地長壽食品品牌。
2018年蕉城鎮農業生產總值達7.33億元,同比增長9.1%,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產業布局日趨合理,當前各村主要經營主體包括:龍安村600畝絲苗米良種繁育及核心種植示范推廣基地、200畝南藥種植基地;金星村100畝蔬菜基地、55畝蓮子基地;陂角村20畝桑葚、芭樂、百香果、四季李種植基地;東山村300畝紅心蜜柚基地;樟坑村200畝富硒甘蔗基地;叟樂村600畝葛根、黃金柚基地等。
在龍安等村新農村建設的良好基礎上,蕉城鎮串聯廣東(蕉嶺)鄉建博物館、慢行系統、農村百畝良田和石窟河沿岸風光,形成了一條城市到農村的旅游線路,同時各村正在積極探索城市菜園、鄉居民宿等新型業態,生態農業和旅游業不斷融合,形成新的增長點。
新鋪鎮
“新鋪好地方,處處茶飄香,才飲彭坑水,又食富硒糧!”臨近新鋪展區,用竹稻米剛煮熟的飯香清新誘人,嘉賓們禁不住紛紛品嘗起來。
作為此次論壇的焦點——絲苗米新品系“客都壽鄉1號”,就是依托鐘章美農藝師“竹子與水稻遠緣雜交”技術的成功,并經省水稻所王豐等專家團隊,利用竹稻7號與象牙香占雜交而成的,符合打造蕉嶺長壽米地方特色的產品需求,同時也豐富了新鋪“竹稻”系列產業鏈的打造。
作為產糧大鎮,稻米是新鋪鎮的特色產品之一。高山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依托世界長壽鄉蕉嶺良好的種植有機米的生態環境,在新鋪鎮象嶺、尖坑、長江等地建成檳唐香大米產業基地,種植富含硒、鐵、鋅等微量元素的生態綠色檳唐香有機米,形成了新鋪的特色富硒大米品牌。
茶是新鋪鎮的另一個特色農產品。在該鎮黃坑村,有300多年的種茶歷史,經不斷改進制茶工藝,成為極具傳統特色、香醇甘滑的黃坑茶。黃坑茶廠始建于1990年5月,以黃坑茶為品牌,以“公司+農戶+基地”的形式帶動當地群眾發展茶業,并以綠色無公害標準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確保茶葉品質。
此外,黃坑村還有一家集種植、加工、包裝、銷售于一體的茶葉生產企業——梅州市均保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打造出自有品牌“豬兜窩”,生產有豬兜窩綠茶、烏龍茶和紅茶等,年產干茶25噸左右,其獨特的茶香氣純正、滋味濃醇、回甘持久,產品主要銷往廣東及周邊省份。
此外,該鎮還有取自象嶺山上泉眼產生的天然水——彭坑天泉,富含“抗癌之王”硒元素,具有防止老化、預防結石、維持電解質平衡、促進新陳代謝等良好功效,是適合常飲健康佳品。
長潭鎮
在長潭鎮展位上,富硒香米、百美金桔、神崗靈芝、有機蔬菜等本土農產品豐富多元,已成為長潭鎮村民的致富寶貝。
百美金桔,有化痰止咳療效,長潭鎮種植百美金桔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解放前百美村人就有種植金桔的習慣,在上世紀80年代曾種植一千多畝,改革開放后由于種種原因現種植規模約300畝,年產植150萬元左右。
由百美金桔衍生出的百美金桔蜂蜜是一種天然保健品,富含葡萄糖、蛋白質、果糖、有機酸、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靜心安神、化痰止咳、潤肺生津、潤腸通便、美容養顏之功效,常飲可延年益壽,男女老少四季皆宜。
長潭鎮農戶養蜂歷史悠久,是一項傳統的產業,基礎扎實,境內青山綠水,蜜源植物豐富,龍眼、山烏桕、鴨腳木、野桂花、柑桔、桉樹、鹽膚木等蜜粉源植物豐富,發展養蜂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蜂蜜已成為當地特色農產品。
在長潭鎮,還有一個響當當的產品——“一線天”品牌系列酒。廣東一線天酒業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優質酒生產線,年產優級基酒2000噸以上。該公司榮獲“放心酒生產基地”“白酒生產骨干企業”“最佳品牌產品”等稱號,釀制出了中國唯一的蜜香型白酒和蜂蜜白蘭地。目前該公司已著手新征建設用地500畝,將在2至3年內建設一個規模化、時尚化的“嶺南第一酒莊”——一線天釀酒集團。
三圳鎮
在三圳鎮展區,除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三圳淮山,還有無花果、鮮葡萄、蓮子等帶動村民致富的蔬果和農產品令人流連。
三圳鎮地處蕉嶺縣中南部,轄區面積9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2.5%,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區域和資源優勢十分優越,是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的農業大鎮,是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點、創建中國“美麗鄉村”試點鎮、“客韻壽鄉”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主體建設鎮。先后被評為“首批省級宜居示范城鎮”“廣東省農村休閑與鄉村旅游示范鎮”“廣東省蔬菜種植技術創新專業鎮”“廣東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梅州市農業結構調整先進鎮”“梅州市蔬菜種植專業鎮”“蕉嶺縣長壽鎮”等。
近年來,三圳鎮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全鎮已建立了蓮子、葡萄、百香果、無花果、絲苗米、淮山、紫靈芝、金線蓮、香菇、蜂蜜等10多個農業示范性基地,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優勢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同時,大力支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提升適度規模經營能力。
全鎮現有市級龍頭企業2家,家庭農場30家,專業合作社36家,種植大戶60戶,種植芥菜面積3000畝,淮山2500多畝,富硒大米2800多畝,蓮子基地600畝,絲苗米500畝,百果園300畝,紫靈芝、金線蓮和香菇200多畝,無花果110畝,葡萄100畝,蜂蜜1.2萬箱,年產值約2800多萬元,帶動農戶近3000多戶,逐步形成有三圳特色的產業體系和競爭優勢,進一步夯實農業核心能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
文福鎮
文福鎮位于蕉嶺縣城以北12公里,是近代抗日志士、愛國詩人、教育家丘逢甲的故鄉,是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的家鄉。
該鎮黨委、政府堅持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模式,努力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新路徑,盛產好水好酒好特產。目前,全鎮有1個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沙田柚、蜜柚、三紅柚等種植面積達5176畝,年產量2000噸,實現總利潤達1000萬元;發展種植火龍果、辣椒、楊梅、油茶、花生、甜玉米、蓮子等經濟作物面積達1.2萬多畝。
文福鎮把推介文福長壽食品與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結合起來,規模化種植長壽經濟作物,增強農民經濟效益。引進梅州市健盛富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200多畝蓮子、蔬菜、沙糖桔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基地,并全力打造100+長壽礦泉長壽食品加工基地建設,助推全縣百億長壽產業。
作為蕉嶺最大的飲用水生產企業,旗下產品“100+”自涌天然泉水主要引取皇佑筆自然保護區水源,通過多介質過濾、袋式過濾器、浸沒式紫外線殺菌、活性炭過濾、5UM過濾、1UM過濾和紫外線殺菌等十多道工序,一瓶甘甜可口的山泉水便呈現在人們眼前。
據悉,“100+”自涌天然泉水富含“水中黃金”偏硅酸、“智慧元素”鋅等有助于健康長壽的礦物質,完全符合健康好水的標準。為把此天然優勢打造成壽鄉蕉嶺“一瓶水”事業典范,該企業通過嚴格遵守食品法規、完善管理體系、全員參與控制和持續提高質量,逐步打開高端山泉水市場。自去年11月份投產以來,該公司已經生產了20000多箱,累計銷售10000多箱。
廣福鎮
廣福鎮主打農產品黑木耳,黑木耳肉厚營養價值高。在現場,群眾品嘗到了肉厚爽口的涼拌黑木耳,贊不絕口。
蕉嶺縣黑木耳扶貧產業園(廣福)位于廣福鎮廣育村廬下山,由廣育村利用村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和產業幫扶資金投資興建,總投資約500萬元,其中基建投資380萬元、設備投資120萬元,建設包括黑木耳菌種培養發菌室、凈化室等4300平方米及品種試驗展示區10畝。
該項目由廣育村與蕉嶺縣南山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以水稻秸稈、稻糠、廢舊木屑等農業生產廢料為主要原料制作黑木耳菌包,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推動周邊群眾發展種植黑木耳500畝,帶動周邊100人在產業園就業。全面推廣種植后,可年產富硒黑木耳100萬斤,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每畝增收4000元,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20萬元。
此外,廣福豆干和洪才金桔也遠近聞名。
廣福榮珍豆干選材于本地種植的青皮黃豆,傳承古法技藝制作,堅持用傳統手藝,以柴火燒大鍋煮漿,傳統柴爐技藝考驗手藝,制作出的豆干有其獨特的豆香味。豆干制作主要包括選豆、洗豆、浸豆、磨漿、煮漿、點漿、凝固等七大步驟,體現了“慢火出精品”。
在洪才村,成立了山才金桔專業合作社,分別在山早、寨下設有兩個金桔基地,全社金桔種植管理面積達120畝左右,帶動全村95%以上村民都新種了脆皮金桔,并于2017年12月上報注冊“洪畬筆”商標,不斷向規范化、合作化方向發展。
此外,廣福鎮還有全省首個規模化種植木蠟樹的基地,目前,已投入3000多萬元,建立木蠟樹示范基地3000畝,完成150000株樹苗種植。
藍坊鎮
進入藍坊鎮展區,以釀酒企業為龍頭,帶動大批米酒生產企業發展的“酒文化”體驗令人難忘。只見一位群眾手捧用蕉嶺絲苗米釀的酒,湊近碗邊,用鼻子深吸一口氣,直呼“好香!”
高思村地處山區,空氣清新、四面環山、冬暖夏涼,長年保持相對的溫度和濕度。高思水清如鏡,負離子環繞其間,其味甘甜,高思米酒歷來有美酒之稱。
高思釀酒已有百年歷史,高思酒廠建于上世紀70年末期,以生產米酒為主,通過多年的技術攻關,1986年發明用糯米釀制成白酒。由于其獨特的氣候環境,加上傳統的工藝釀造而成。該酒特點是綿甜醇厚、幽雅爽凈、諸味協調、回味怡暢,既有“南國”的醇和又有“北酒”的綿香,堪稱酒族一絕。
廣東南國白珍珠酒業有限公司(原蕉嶺縣高思酒廠),年生產白酒1000多噸,目前產品有“南國白珍珠”系列糯米白酒、“高思”系列米酒,產品多達十幾種,銷往全國各地廣受歡迎。
藍坊鎮的瓜果蔬菜豐富,種有百香果、金柚、金銀花、粉蕉、三華李、孢子粉等,規模化種植和科學管理讓這些農產品的品質更好,村民也由此增加了收入。
南磜鎮
在南磜鎮展區,不僅有各類竹制品,還有獨特的南藥(金線蓮)產品。據該鎮相關人員介紹,他們正重點培育金山南藥、洋山木耳、靈芝、富硒甘蔗等富民強鎮產業,讓長壽“硒品”更具特色。
南磜鎮位于蕉嶺縣東北部,距離縣城22公里,北部與福建省的武平、上杭兩縣毗鄰,東面與梅縣的松源、隆文兩鎮相連,總面積17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7萬畝,山林面積21.5萬畝。境內山清水秀,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是粵東毛竹和蕉嶺縣木材、烤煙、茶葉、冬筍、紅菇、蜂蜜、南藥等長壽特色產業的主產區。2018年南磜鎮農業總產值增長1.5億元,農民人均年收入9538元。
近年來,南磜鎮黨委、政府著力打造生態南磜,使境內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高達85%,擁有十里竹海、“皇佑林海”,是蕉嶺縣木材、烤煙、毛竹和冬筍的主要產區之一,素有“粵東竹鄉”美譽。
南磜鎮黨委、政府在富硒上做文章,打造長壽品牌,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富硒土壤為發展“一杯茶”“一棵筍”“一瓶蜜”等富硒產品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藍源綠茶入選“梅州十大名茶”、多寶富硒紅茶入選“梅州特色名茶”。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