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誰是美元幕后“推手”

2019年07月23日 14:29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美聯儲7月底將降息已是目前市場普遍觀點。從一般投資邏輯來看,美聯儲降息將拖累美元匯率一定程度走軟,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Wind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以來,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從95下方一路攀升,目前已重返97上方。今年以來,美聯儲曾多次釋放“鴿派”信號,然而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上升了1.09%。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9月,不過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全球都處于高通脹、高利率的環境,與當前經濟環境差異很大,貨幣政策變動頻繁,參考性不強;1990年之后,美聯儲共有四次降息周期,這四次降息周期的首次降息時間點分別在1995年7月、1998年9月、2001年1月和2007年9月。

通過比較上述四個降息節點附近美元指數的走勢發現,美聯儲降息與美元指數走軟并不具有確定的正相關性。

具體來看,1995年6月,美元指數收于81.58,處于當時的階段性低位,1995年7月降息當月,美元指數小幅累漲0.10%,隨后一路攀升,并于1998年降息前站上100。1998年9月美聯儲降息后,美元指數出現連續兩個月回調,從逾100跌至93附近,隨后又開啟持續上攻模式,于2001年7月升至121的逾15年高位;2001年1月開啟的一輪降息周期似乎也沒有改變美元指數的升勢,直到2002年初,美元指數仍位于120附近的高位。2007年9月開啟的一輪降息周期于2008年12月結束,在此期間,美元指數走出了先回調再反彈的“V”形行情,期間累計上漲0.43%。

從美元指數的周期歷史經驗來看,自1973年美聯儲制定美元指數以來,共經歷了3次上漲大周期,分別是1980年5月至1985年2月,持續約5年;1995年4月至2002年2月,持續約7年;2008年4月至今,持續11年。

據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研究處研究院分析,三次上漲周期的共同特點是美國經濟的強勢增長帶動了美元指數的走高。其中,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在其寬松政策刺激下率先復蘇,而歐元區則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美歐經濟增速差距拉大,推動美元指數自2011年開始強勢上漲,至2017年初達到頂點。不過,2016年起歐元區、日本、英國等經濟體增長強勁,2017年美元指數下跌近10%。然而,隨著美國經濟表現保持強勁,美歐利差持續走高,2018年美元再次單邊上漲。

在美聯儲降息預期“透支”的當下,降息作為美元的利空因素力量已稍顯單薄。不能忽視的是,外匯市場的走勢是由國家間經濟基本面差異、資金利率差異、跨境資本流動等多因素綜合決定的,所以美元是強是弱還是取決于美國經濟、財政、貨幣政策情況、非美貨幣走勢以及全球資金避險需求等因素的綜合力量。

亦有觀點認為,從當前美國國內經濟運行情況來看,美國經濟僅是增速放緩,“衰退”一說仍待求證,美聯儲暫停加息的舉措更是意在支持美國經濟增長。根據“強經濟、強貨幣”的邏輯,若后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良好,美元指數在震蕩調整之后仍有走強可能。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美元 指數 降息 貨幣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精品宅男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综合久久久久婷婷丁香五月 | 欧美一级在线免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