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高雄涓流河兩岸交流協會參訪團來京參訪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萌萌)8月7日,高雄涓流河兩岸交流協會參訪團一行應北京市臺聯之邀赴京參訪。參訪團成員先后參觀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參訪團參觀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 孫萌萌 攝
科技創新“應有盡有”
中關村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有30年的發展歷程。參訪團在講解員的介紹與引領下,不僅詳細了解了中關村的創新發展歷程,還在創新創業生態區、新一代信息技術區、節能環保與新能源區、智能交通與智能裝備區等多版塊,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體驗,團員們對中關村示范區的代表性成果和主要發展成就,更是連連點贊,一波又一波的科技“小驚喜”,也讓他們難掩興奮,其中最讓團員們欣喜的,當屬展館內的智能機器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又是轉圈圈又是比愛心,把這些從高雄遠道而來的同胞們,迷得團團轉。
“真是應有盡有啊!”團員張怡釩參訪過后,對展示中心內的各種成果嘖嘖稱奇,這距她1990年第一次赴陸游已有近30年的時間了。說起大陸這30年的變化,張怡釩用“突飛猛進”四個字形容,直言所到之處比想象中的好很多。而中關村的參訪則再次讓她感嘆大陸科技的進步與快速發展:“科技化的改變節省了很多人力、開銷,優化了很多資源。”張怡釩還說,將來很想能多來大陸,感受科技的魅力,體驗快速發展的新大陸,不僅如此,她還會向臺灣的親朋好友推薦,讓他們有機會的話,也一定要來大陸。
與張怡釩的“30年一游”不同,她的小妹張瓊內前年才來過北京,但這次的參訪依然讓她感觸頗多:“其實大部分的臺灣游客來大陸都是以觀光為主,很少有機會能像今天這樣,感受科技的部分。這是很核心的部分,不同于一般那些很表層的游覽,這次能有機會深層次的接觸大陸的科技與文化,我覺得非常不錯。”
抗日歷史共同書寫
“抗戰是中國人的事,都應該上下一心,為抗戰勝利努力”,參訪團的另一成員周威廷,在參觀完抗日戰爭紀念館后,語氣堅定地說。
高雄參訪團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 孫萌萌 攝
在“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中,團員們深入了解了臺胞先烈們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抗日歷程,一幅幅圖片、一件件文物,詳細展示了臺灣人民為保衛家園,維護民族尊嚴做出的英勇抗爭。臺灣同胞的抗日史實,不僅完全體現了中華民族抵御外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也再一次昭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是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結果。
“太震撼了,也太可惜了!”周威廷在看到那些因與日本空戰而不幸犧牲的飛行員介紹時,連連扼腕,一方面是被烈士們慷慨赴義的英雄氣概所折服,一方面則是為他們的英年早逝而惋惜。而在看到日本對南京大屠殺的種種暴行后,張怡釩難掩悲憤地表示:“這些人真是禽獸不如,我要抵制日貨啦!”
參訪團員參觀臺灣會館 孫萌萌 攝
據悉,除了今天的活動外,北京市臺聯還將組織他們參觀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臺灣會館、世界園藝博覽會、八達嶺長城等地,從經濟、文化、科技、生活等多領域,全方位的幫助臺灣同胞了解北京、了解大陸。
“兩岸其實就是要多交流,這樣就不會有什么隔閡的問題了。”團員黃淑華就對這次的活動贊賞有加,她覺得多走出來、看看大陸,一來可以提高眼界,二來也能加深兩岸人民對彼此的了解。“了解多了,誤會就少了,人和人之間自然就更親近了。畢竟大家都是中國人嘛”。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高雄涓流河兩岸交流協會參訪團 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