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長春民博會涌現“新勢力”:青年學生帶來新的審美理念
中新網長春8月8日電 (記者 郭佳)8日,中國(長春)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簡稱“民博會”)拉開帷幕。與往屆不同,來自吉林高校師生的500余件優秀創意作品集中亮相,引人關注。
長春民博會始創于2002年,迄今已舉辦十二屆,作為民間藝術品的展示窗口,歷屆民博會都是中外名石、名繡、珠寶、陶瓷藝術、根雕木藝等民間藝術的“主場”。
不過,本屆長春民博會來了“新勢力”。在大學生文化創意產品展區,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的師生帶來了油畫、國畫、雕塑、陶藝等作品,讓人耳目一新。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大學生們以傳統民間藝術為題材創作的作品,無論從創作技法還是內容表達上,都更接近當代人的審美觀念。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栗微說,給傳統民間文化賦予現代表達方式,是青年學生所擅長的,也更符合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
實際上,栗微在授課時對傳統民間文化的講授是有所側重的。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她為學生設置了多種多樣的傳統民間文化命題,有意識地激發他們這方面的創造力。
對民間文化的拯救、傳承、發揚等一直是長春民博會關注的焦點,大學生群體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后,讓一些事情開始變得不同。
大二學生王一鳴坦言,自己在傳統民間文化中獲益匪淺。他告訴記者,當真正扎根到傳統民間文化中后,會發現其中包羅萬象,可以為創作提供非常多的素材和靈感。
王一鳴表示,畢業后自己要爭取“以畫養家”,而對于傳統民間藝術題材的挖掘將會是其主攻方向之一。
在長春民博會現場,傳統民間藝術展區與大學生文化創意展區左右分列,盡管前者展區面積更大、品類更豐富,但后者同樣具有很旺的人氣。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藝術學院院長劉彤寶說,希望長春民博會未來可以擴大高校藝術作品的介入規模,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相結合,推動傳統民間藝術更多地進入大眾視野。(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長春 民博 文化 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