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5G賦能醫療健康 監管機制亟待完善
當前,5G醫療應用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已成為醫療發展的新趨勢。專家指出,5G的發展不止于目前備受關注的臨床場景,在醫療衛生綜合監管方面也大有可為。與此同時,5G在醫療健康領域融合應用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安全風險高,相關網絡指標標準及監督管理政策機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產業平臺近日在以“5G時代的健康中國建設”為主題的2019北京健康大會上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在人工智能與各個行業融合的領域,醫療人工智能是當前在各個行業當中企業數量最多的,占比達13.3%。5G醫療目前主要應用在三大類業務:一是基于醫療設備數據無線采集的醫療監測與護理類應用;二是基于視頻與圖像交互的醫療診斷與指導類應用;三類是基于視頻遠程操控類應用。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指出,5G的發展不止于目前備受關注的臨床場景,它的出現極大促進了數據高速、海量、便捷的傳輸和多元數據的整合應用,在助力三醫聯動,構建系統化、智能化、精細化的醫療衛生綜合監管體系建設方面也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5G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還將推動公立醫院體制改革,加速公立醫院的轉型。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趙杰表示,通過云醫院,未來我們的醫院可以實現跨界醫療、無國界醫院;通過5G技術帶來的4K高清視頻帶寬,我們可以將優質的醫療資源共享給各個醫療單位,快速提升基層醫療人員的水平;5G的應用還將助力大型公立醫院臨床科研走向聚變以及醫院管理的全面集成。
那么,5G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應注意哪些問題?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與信息司司長毛群安指出,5G在醫療健康領域融合應用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參與主體多,涉及領域廣,安全風險高,在發展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從監督管理來看,主要有三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政策機制有待完善,由于無線通信技術和醫療領域的結合,涉及到跨行業的應用,需要國家層面協調設計,形成協調機制,加強監管保障,引導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是無線醫療應用場景眾多,對網絡需求差別較大,目前缺乏標準規范定義5G健康醫療的網絡指標要求,還沒有建立標準體系。
三是監管手段有待進一步跟進,5G新技術的應用快速發展,加快了醫療健康領域各應用的數據流通,有可能存在醫療質量以及數據安全的風險,需要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確保醫療質量和數據安全。
“新物種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不得不面臨的挑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愛華說,今年6月6日我國剛剛發了5G的牌照,也就是說我們剛剛進入到5G應用的元年,在這個過程中,整個網絡設施需要重新投資,當前,對于5G網絡指標要求等標準和規范的制定,需要各個領域、各個行業一起來推進。
編輯:劉暢
關鍵詞:醫療 5G 應用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