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媒體:美國延期對華為臨時許可 暴露一重要真相
原標題:美國延期對華為臨時許可,暴露一個重要真相——
關于華為,美國8月19日又發布一重要信息。
路透社稱,當天,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美國政府將延長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暫緩令,允許這家中國公司從美國公司購買供應,從而為現有客戶提供服務。?羅斯說,延期是為了幫助美國客戶,其中許多是美國鄉村地區的網絡運營商。?今年5月,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后不久,美國商務部最初允許華為繼續購買部分美國制造的產品,以便將對其客戶的干擾降至最低。
據悉,此次延期至11月19日,使華為繼續維護其現有電信網絡和為華為手機提供軟件更新能力的協議得以更新。
輿論認為,此次延期,有一個重要事實不可忽視,即“制裁”華為會對美國相關產業鏈的企業造成很大影響,尤其對華為主要合作伙伴影響巨大,例如高通、谷歌等。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學者李崢在接受參考消息網采訪時表示,這些公司非常不希望對華為的“制裁”正式落地。因為一旦落地,將導致上述企業正在與華為進行的合作難以完成,經濟利益損失嚴重。同時,面對美國打壓,華為推出了“備胎”策略,從長期來看,如果因“制裁”落地而終止與美國相關企業的合作關系,那么美國企業可能就將被排除出華為相關產業鏈。
一旦發生這一情況,美國企業失去的不止重要客戶華為,更可能進而失去一個重要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在華為2018年購買零部件的700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支出中,約有110億美元流向了高通、英特爾和美光等美國公司。
事實上,自從華為5月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后,雖然許多美國企業停止了向華為銷售產品,但其中一些企業改為恢復銷售在海外制造的產品。而英特爾和高通等企業則開始向美國商務部施壓,要求放松禁令。
英特爾和西林克斯也表示,已申請恢復向華為出售某些產品的許可。這兩家公司還表示,已恢復銷售它們獨立認定不在禁令范圍之內的一些產品。博通公司6月預計,華為禁令將導致該公司今年營收減少20億美元。
不過,雖然華為臨時許可此次被延期,但美國商務部態度并不明朗,美企何時能夠真正“松口氣”還未可知。
編輯:曾珂
關鍵詞:美國延期對華為臨時許可 暴露一重要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