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樟樹市政協建言棚戶區改造
本報訊(記者王磊通訊員聶正洪)“黃海華委員關于拓寬申請公租房渠道的建議,能很好解決老弱病殘、年事已高、城區無房的征遷戶住房問題。”8月13日,江西省樟樹市政協棚改征遷專題協商會剛一結束,市政協委員、城建局副局長聶有根,不光將黃海華委員的建議帶回到城建局,還在第一時間收集相關資料研究如何落實。
“棚改的目的是為民生、改環境、消隱患、保安全,政策性強,關系老百姓‘住有所居’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以棚改為契機,推動政協履職高質量,助推黨委政府民生實事落地見效。”樟樹市政協主席諶厚有在專題協商會上開門見山。
“房屋權屬證書與測繪公司面積有出入的,為讓利于民,兩者取其大,建議作為一條硬性規定載入《棚改房屋征收與補償安置實施方案》,同時征遷戶對房屋面積、室內裝修有疑問的,可以申請第三評估方重新上門核實鑒定。”童平委員從一個普通市民的角度,針對以往征遷過程中反映面積不符、裝修漏項問題提出建議。
近年來,緊盯城市房屋征遷的市政協委員彭佑仔多次到市棚改辦、自然資源局、市房管局、拆遷辦問詢調研。會上,他從完善《宣傳手冊》入手,建議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上戶宣傳、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營造棚改氛圍,爭取征遷戶對棚改的理解和支持,由“要我拆”為“我要拆”,盡快消除幸福城市中的“短板”和“瘡疤”。
搶到發言機會的市政協委員陳利剛,直呼“幸運”。他針對以往“釘子戶”緊拖獲益多、群眾意見大等問題,建議要“先建后拆”,加快推進安置房建設;科學制定工作方式方法,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做到陽光操作、有情征遷,爭取一氣呵成、不留尾巴,確保城市房屋征遷工作的連續性和全局性。
“政協協商議題緊扣民生實事,委員們分析問題客觀實際,將認真吸納委員的意見建議,切實把棚改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應邀參會聽取意見的市政府副市長楊森林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市政協 樟樹市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