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圖說 圖說

讓炮彈長上“眼睛”裝上“大腦”

2019年09月09日 09:19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shibing

錢立志委員在給本科生上課

他,為人低調、謙遜有禮,有著一雙深邃睿智的眼睛;他,學的是火炮專業,創新科研成果驚人,是全軍聞名的信息化彈藥專家、無人機專家。他不僅開創了我軍信息化彈藥研究先河,讓炮彈長上了“眼睛”裝上了“大腦”,而且讓我國炮兵傳統武器裝備煥發青春,探出一條引領我軍信息化彈藥發展的原始創新之路。

他是誰?他就是全國政協委員,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教授、少將軍銜、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錢立志。

我是16歲那年參加的高考并獲得了兩個意外驚喜:一是得了本縣小狀元;二是被軍校提前錄取。當時可謂是縣城轟動,全家光榮。臨行前,母親囑咐我說:我們給你取名“立志”是讓你懂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你既然選擇立從軍報國之志就要學得保家衛國的本領。

結束4年的軍校生活后,我留校當了一名教員。每年畢業綜合演練,看著劃過天際的彈道,我腦海里都會生出一個問號:傳統上決定炮兵射擊諸元需要3分鐘,能否適應以快吃慢的現代戰場呢?

在我看來,傳統的人工偵察及計算手段,已成為炮兵戰斗力提升的“瓶頸”,我們的炮兵必須走信息化之路,必須對其進行信息化改造。

當時總部正好將無人機運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培訓任務交給了炮兵學院。我就主動請纓,和同事一起挑起了組建無人機教研室、創建無人機運用工程專業的重任。為掌握第一手資料,我們遠赴西北,來到無人機研制單位和生產廠家,主動給工廠師傅當學徒、打小工。短短兩年間,我們教研室人員整理出了600多萬字的教學資料,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本科專業體系,成功完成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次用無人機進行的炮兵實彈校正射擊,一舉實現了我軍炮兵從“人工偵察”向“信息偵察”的歷史性轉變。

我一直堅信課堂連戰場,人才定成敗。教學如果無法與實戰接軌,今天課堂上的學員也許就會淪為明天戰場上的敗將。

可就在1999年的一天,我正在給學生講解無人機戰例時,有學生提問道,無人機這么先進,為什么還經常被擊落?

“我當場被這位學生給問住了。”帶著學生問題,我在目睹了學院實彈教練射擊中照明彈實施空中照明的過程后就在思考,如果能像照明彈那樣為彈頭裝上偵察設備,不就可以像無人機那樣進行空中偵察了嗎?

盡管大膽的構想遭到了許多人的懷疑,但是我和我的團隊為了這個大膽的構想,開始破冰之旅。我們當時研制特種偵察彈可供選擇的載體有多種火炮,反復考量后,我們選用了膛內過載大的炮種,因為這型火炮部隊裝備數量大、實用性能好、生產成本低,一旦試驗成功,既可避免火炮裝備的更新換代,還可更快更好地提高戰斗力。

在100多個日夜里,我們先后查閱了上千萬字的資料,記錄了20多萬字的試驗筆記,畫了上千張機械結構及電路設計圖紙,研究了上百種試驗方法,嘗試了幾十種試驗材料。

2000年5月,特種偵察彈靜態試驗終獲成功。又一年后,我們帶著試驗彈來到東北某試驗基地進行動態試驗。

隨著火炮一聲巨吼,“長了眼睛”的炮彈如閃電般脫膛而去。幾十秒后,“彈體在預定空域分解!”“減速傘打開!”“設備開機!”“信號捕捉完成!”指揮所里的接收屏上,“敵”方陣地的清晰畫面呈現眼前,贏得一片歡呼。

我國第一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信息化彈藥試驗成功。此后,第二例、第三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化彈藥成功問世、“自尋的單兵火箭”、“小型自尋的無人機載炸彈”、“艦載炮自尋炮彈”……我們不僅給炮彈裝上了眼睛,還安上了大腦,炮彈能夠自動從容地精確尋找和打擊目標,誤差也縮小到了10米以內。

在我看來,沒有國家的進步,就沒有軍事科研工作的進步,而軍事科研的進步,又反哺著戰斗力的提升。能趕上祖國和軍隊高速發展的好時機,我深感幸運。今年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為一名奮戰在教科研戰線上的中國軍人,須牢記“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需要把創新思想和創新技術融入信息化彈藥的研發中去,打造制勝信息化戰場的戰神利劍。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炮彈 信息化 無人 人機 試驗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在线观看黄a∨免费无毒网站 | 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不卡的午夜福利 |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