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任海濤:讓教師行使教育懲戒權有法可依

2019年11月26日 16:47 | 作者:任海濤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作者: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任海濤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征求意見。筆者認為,這將為中小學教師正確行使教育懲戒權,破除教育實踐中“濫用”與“不用”并存的“兩難困境”提供法律法規保障。

《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教育懲戒權”兼具“權力”“權利”與“義務”的三重屬性。《征求意見稿》指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此處的“法定職權”反映出教育懲戒的“權力”屬性;而“手段”作為一種主體可以采納的方法、工具,則明顯指向的是一種“可為可不為”的“權利”。此外,《征求意見稿》還進一步明確了教育懲戒權的“義務”屬性,規定“學生違反學生守則、校規校紀、社會公序良俗、法律法規,或者有其他妨礙教學活動正常進行、有害身心健康行為的,教師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并可以視情況予以適當懲戒。”懲戒不僅是教師的權利,也是其應盡的義務。

《征求意見稿》的另一大亮點在于,明確了具體的懲戒措施。適當增加運動、教室內站立、面壁反省、暫停或限制學生參與特定活動、承擔校內公共服務、隔離反省、責令家長陪讀等懲戒措施是此次意見稿新增的懲戒類型。其中,適當增加運動、教室內站立、面壁反省、承擔校內公共服務、隔離反省是通過命令學生從事特定行為而促使其自我反省、回歸正軌的措施。此前,以上懲戒措施處于模糊地帶,教師不敢使用,因為一旦使用,可能被家長和學生理解為體罰或變相體罰,這次《征求意見稿》明確這些懲戒手段,也是給教育懲戒權真正裝上了可操作的“抓手”。這些懲戒措施的運用,可以增加學生的自責與反省,是“教育懲戒”題中之義,當然以上懲戒措施實施需要考慮具體對象、情景的特殊性。此外,暫停或限制學生參與“特定活動”,一定得是法定教育內容以外的活動。責令家長陪讀,主要是一種精神壓力,對于學生而言會產生一種心理壓力,對于預防和矯治學生失范行為具有較大威懾力,也是較好的懲戒手段。

《征求意見稿》還明確授權學校制定校規對“教育懲戒”問題進行細化。《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教育懲戒與學校校規校紀之間的銜接方式,明確要求學校將“教育懲戒的具體情形與規則”納入校規校紀之中,并授權其可以在校規校紀中增設其他教育懲戒措施。當前我國部分學校的校規可能會涉及教育懲戒的內容,但相關表述往往過于籠統模糊,且對于某種行為究竟應適用何種懲戒措施亦缺乏情形指引。

學校制定校規規定懲戒措施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校規體系應該完整,內容全面。校規應當涵蓋懲戒依據、懲戒目的、懲戒原則、懲戒的考量因素、各個懲戒措施適用的具體情形、懲戒之程序等內容,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懲戒體系。第二,校規的規定應當更加細致具體,提高可操作性。對每一種措施的適用情形都應當作出極為充分的列舉,這樣更加有利于本校教師遵守實施。第三,校規內容應當堅持實體內容與程序內容并重。校規在規定教育懲戒實體內容的基礎上,往往應當明確賦予受懲戒學生申訴權,且對申訴的主體、依據、期限、機構等清晰規定。

總而言之,在《征求意見稿》明確授權學校制定校規對教育懲戒問題進行細化的思路下,各校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汲取先進校規的有益經驗,積極制定符合法律法規、符合本地本校具體情況的校規。同時須注意,任何嘗試與創新均不能脫離育人的根本目的。正如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學校在制定和執行校規時,既要關注和強調校規的約束力,又要時刻謹記培養學生身心的良好習慣并使之健康發展才是校規的真正使命。”唯有如此,方能使教育懲戒真正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此次《征求意見稿》的出臺豐富并完善了現有的教育懲戒權規范體系,明確了教育懲戒權的性質、充實了教育懲戒的類型、明確了授權學校制定校規的規定,這些措施將有利于提高教育懲戒權的可操作性,為教師行使懲戒權提供具體的規范依據。這對于促進我國依法治教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懲戒 教育 校規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精品片在线观看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全 | 婷婷丁香狼人久久大香线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