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堅守與轉變 讓武夷山茶葉走得更遠

2019年11月29日 10:03 | 作者:王金晶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B20191129001-zx6

武夷山是中國兩大茶業品類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武夷山人靠山吃山,武夷山茶業自古就是這里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武夷山市副市長彭秀蓮介紹說,武夷山24萬人中約有10萬人從事茶業種植、生產和貿易,在武夷山大大小小的茶業企業有5800家左右。近年來,武夷山茶業也在轉型升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政府鼓勵茶產業進一步和旅游產業強強聯合,在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夜間經濟方面加大引導力度。

盡管政府積極引導茶業產業健康發展,但據相關統計顯示2019年武夷山品種茶茶青價格總體下降約15%,茶葉銷售量同比減少10%。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現實情況下,武夷山的茶業企業又將怎樣應對呢?

■■堅守

每一片茶場都是武夷山的命脈

“茶山是武夷山人的根,無論有多困難,我都要堅持守好這片生態茶園。”600畝半巖茶園,在很多人看來不算名貴,但在章秀加心里,這是帶動全場20多人致富奔小康的依靠。

2010年,章秀加陸續從3個組的村民手中流轉到這片茶園。由于當時茶青價格不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一些影響,章秀加接手時,茶園里荒草叢生,很多茶樹都處于半枯萎狀態。

經過近10年的辛勤打理,現在這片茶場已經有模有樣。為了進一步延伸產業鏈,近兩年章秀加又在山上修建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新修了硬化路面。水、電、機動車都能上山了。這不僅方便了自己,也為山中居住的農戶帶來了便利。

現在章秀加注冊的茗月泉茶業有限公司依靠這片茶園和茶廠,一年能夠加工產出3萬多斤大紅袍茶葉。因為價格適中、綠色無污染,茗月泉已經成為很多茶葉品牌的供應商。

章秀加說:“我們沒有做自己的品牌,就是堅持種好茶、做好茶。雖然利潤不高,但操作起來簡單,風險也較低。”

“那銷路怎么樣?”記者問道。

“每年產出的茶葉都能賣完,我們不存茶,現在效益已經比過去好多了。”章秀加說。

守好茶山,實際上是每一個深耕武夷山茶業企業的共識。福建武夷山興乆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批成立公司經營武夷巖茶的私營企業,第一批獲得武夷巖茶國家原產地地理標示的企業,第一批獲得武夷巖茶福建省著名商標的企業。

興乆茶業武夷山區域銷售代表陳超告訴記者,公司專注于巖茶的生產、制作和銷售已經快20年了,自有1000多畝自有茶園,分布核心景區、半巖、高山等,是武夷山市有機茶園的16個示范點之一,采用生態茶園的管理方式,從茶葉源頭把關,保證茶葉的品質。公司始終堅持以選用優質的原料,用心制作每一片自然安全的好茶的制茶精神,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茶葉產品及茶生活服務。

據了解,除產地純正外,以制茶大師傅胡志星為代表的5位資深制茶師傅是興乆茶業的核心競爭力,他們保證了興乆巖茶的品質和韻味。

陳超說:“興乆將始終為給茶友生產放心、安全的好茶。繼續扎根南方,除了維護好400多家終端銷售商行外,還將進一步拓展北方市場。”

■■轉型

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

這幾天果嶺(武夷山)茶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世南特別忙,從全國各地而來的客商都在找他洽談加盟合作事宜。“有新疆的、浙江的、河南的、江西的,也有福建泉州等地的。”

果嶺茶業也正經歷著由產品輸出向品牌輸出的轉變。

張世南告訴記者,2007年果嶺茶業就注冊了“一曲水”和“果嶺”兩個商標。“當時是主要做‘一曲水’采取的就是批發+零售的傳統銷售模式,經營了10年后,我們發現企業發展進入平臺期,茶葉的附加值不高,一度讓我們感到困惑。”

但10多年的經營也為“果嶺”的出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茶葉品質穩定是第一位的。”張世南介紹,果嶺在武夷山茶產業“一區一帶”的主產區擁有兩片自有茶園,面積近千畝。擁有名巖區600畝優質茶園,是名巖區最大的連片茶園,其中有60多種武夷名叢。第二基地位于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巖茶產業帶(一帶),擁有200畝生態茶園,茶葉種植于上世紀70年代,擁有老樹肉桂、水仙、大紅袍、黃觀音、金牡丹、丹桂等優質品種。茶園按照有機標準進行科學管理,確保巖茶具備“巖骨花香”的本質韻味。

其次是長期的市場探索,讓張世南心中明白哪些茶是市場認可的,什么價位的茶是最好賣的。因此,“果嶺”以全品牌輸出的形式再次在市場上閃亮登場,從茶空間設計到茶具定制再到茶葉品類的設計和包裝,張世南都下了大工夫。

“現在,我們在全國范圍內有4家樣板店,剛剛開始‘果嶺’的特許加盟。這是企業發展的一次轉型,也是一次較為徹底的提升和再造。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張世南說。

與張世南一樣盤算著品牌升級的還有古意軒茶業的徐恒偉。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顯示著他在武夷山的民營企業注冊號為001,至今他與茶產業結緣已經有20多年了。2000年前后,他也是最早一批帶著武夷山茶進京闖蕩的企業家之一。

“那時候,古意軒茶藝館在北京國家圖書館開業迎賓,對武夷山茶葉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徐恒偉說:“讓武夷山茶葉走得更遠一直是我們這代人的心愿。”

而今,徐恒偉的兒子徐長安繼承了父親的志向,他經營的“喦路”品牌茶葉正沿著幾代人的心路蜿蜒前行。

“兒子的茶葉做得不錯。而‘古意軒’也到了品牌提升的時候,我的理念是不僅要做茶葉,更重要的是傳播茶文化。我想和孩子一起把‘古意軒’做成武夷山茶業博物館,以一種全新的業態,讓更多的人能夠更深層地體驗到武夷山茶的博大精深。”徐恒偉說。

■■開拓

沉下去走出去

武夷山除了巖茶之外,紅茶同樣聞名于世。以紅茶起家的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已經聲名遠播,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即便如此,正山堂還在上下求索。

“元正”是正山堂較早推出的大眾紅茶品牌,近年來“元正”專營店已遍布全國。山東元正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福榮告訴記者,現在元正的專營店和專柜已經開到了鄉鎮一級,價位在600元一斤的元正紅茶成為搶手貨。

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余崇興向記者介紹說,為了滿足不同品位和品種的市場需求,公司已經開發了11個子品牌。拿“駿眉中國”來說,這個品牌集結了9大優質產區茶葉,通過正山堂技術和標準制作出的精品紅茶。這一品牌經過多年準備,于2018年推向市場。正山堂選取的這9大茶葉產區中絕大多數是貧困地區。

“正山堂在這些地區設立加工廠并與當地政府和農戶進行深度合作,利用他們過去不做的夏秋茶制作紅茶,幫助他們脫貧致富。”余崇興說:“僅貴州普安一地,合作的500戶貧困戶,戶均年收入都增加了7000元以上。”

也正是因為有了9大產區的產量規模,執行統一的產品標準,達到正山堂要求的產品品質,因而企業有了進一步走出去的勇氣和底氣。“這兩天,公司執行董事江志東就正在美國,就公司品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進行考察和磋商。”

2019年海峽兩岸茶博會上,武夷山市政府還邀請了大同中蒙俄貿易中心作為參展商參會。武夷山與大同合作推動“萬里茶道”申遺工作進一步深化。

彭秀蓮副市長說:“我們希望茶業企業能夠結合武夷山‘雙世遺’的優勢,進一步將文化旅游與茶產業相結合,提升武夷山茶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更多的茶業品牌走出武夷山,讓傳統產業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編輯:秦云

關鍵詞:武夷山 茶葉 茶業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噜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亚洲欧洲美洲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日韩欧美国产二区 | 亚洲国产动漫日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