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人物 人物
一肩挑雙擔 兩職爭一流——記江蘇省十、十一、十二屆政協委員薛濤
他37年如一日,把青春和汗水揮灑在救難扶傷事業上;他關注民生健康,關注社會發展,認真履行職責,積極資政建言;他是江蘇省十、十一、十二屆政協委員,致公黨江蘇省委委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薛濤。
多年來,薛濤認真履行政協委員職責,聆聽來自社會各層面的呼聲,用醫者的敏銳執著和仁愛之心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參與政協會議和活動,不斷將專業研究成果轉化為反映社情民意、服務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
用仁愛之心譜寫參政議政好聲音
薛濤2003年加入中國致公黨,現任致公黨東南大學總支副主委、致公黨江蘇省委委員。他用醫者仁愛之心譜寫參政議政好聲音的序曲。先后共提交提案25件、9篇大會書面發言,3次進行大會聯組發言。
2013至2017年間,薛濤提交省十一屆政協的11件提案中,有6件涉及健康醫療;6份大會書面發言中,有2份涉及醫療衛生;2次聯組發言中,有1次涉及醫療行業。2017年,他提交的《關于我省將肺癌靶向藥物納入醫保的建議》受到多方關注。自2017年9月1日起,江蘇省將肺癌靶向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患者月均治療費用從7000元降低到3000元左右,切實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
2019年江蘇“兩會”期間,薛濤提出了《把肺腺癌靶向治療EGFR基因檢測費納入醫保的建議》,提出把肺癌靶向藥物納入醫保、把肺腺癌靶向治療EGFR基因檢測費納入醫保。這一系列建議,不僅體現著薛濤“為群眾建言、為群眾發聲”的高尚品質,也體現了他不畏艱難、久久為功的堅毅品格。
一直以來,他積極參加省政協組織的各類會議和活動,多次參加各類義診活動,不僅通過送診、坐診幫助患者解除頑疾,還通過舉辦培訓、講座等活動幫助農村、山區等醫療水平相對落后地區提高診療水平。他說:“這些都是我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一名致公黨員醫生的義務和責任。”他以政協委員身份先后被聘任為省紀委黨風聯絡員、省監察廳特約監督員、省公安廳警風警紀監督員、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特約監督員、省監獄管理局特約監督員,多次深入基層考察學習座談,積極發揮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監督的職能,受到聘用單位一致好評和肯定。
用專注成就行業領先
薛濤是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后任主任委員、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副會長、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分會副秘書長,《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特約編輯、《中國臨床康復》《中華實用醫學》《中華醫療衛生》編委、《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中華新醫學》常務編委。
多年來,他致力于胸外科研究,特別擅長對食管癌、賁門癌、肺癌、縱隔腫瘤及胸壁腫瘤等
疾病的診斷和外科治療;對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及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有較豐富的經驗。手術范圍幾乎覆蓋了胸心外科大部分疾病,積累了近4000例重大手術的成功經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12年11月,薛濤帶領他的團隊完成了江蘇首例器官移植后結核性縮窄性心包炎手術成功,幫助患者解除了困擾十多年的病痛。他成功搶救數例心、肺、肝刀刺傷和自發性食管破裂、支氣管破裂等危重復合傷患者,被醫院評為“參加搶救急危重病人最多崗位標兵”。
他工作積極進取,引進和開展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拓寬胸心外科手術范圍。在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上發表臨床研究論文14篇、教學論文2篇,主持完成省、廳級課題6項、在研課題4項,以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及統計源期刊上發表臨床實驗研究論文23篇(發表臨床研究論文和臨床實驗研究論文共計37篇),先后榮獲江蘇省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用“急患者之所急”的情懷踐行醫者職業操守
“對病人的就診和雙向轉診門診量和手術量來講有沒有影響?”這是薛濤在鎮江句容市人民醫院就醫聯體問題進行調研時,詢問醫院相關負責人的第一句話。他的心里時刻裝著病人,時刻關注著國家醫療事業的發展,他用實際行動努力踐行著“醫者仁心”的職業操守。
正所謂“醫者仁心蘇萬物,懸壺濟世救眾生?!?017年8月9日,50多歲的李先生從上海緊急轉院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他因為吃飯時誤將魚刺吞入腹中,刺破食管,繼而又刺破左心房,最后掉進了左心室,引發感染,高燒不退。在薛濤的提議下,經多位專家會診討論,反復評估患者感染情況后,決定進行手術。薛濤帶領他的團隊,經過長達4小時的生死博弈,成功完成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終于在左心室取出兩頭無比尖銳長達4厘米的“S”型魚刺。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薛濤始終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一肩挑雙擔,兩職爭一流”,為百姓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為社會建言資政、解疑釋惑,他始終在行動!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