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我的澳門故事 我的澳門故事

何潤生委員:澳門最大“居委會”的發展新變

2019年12月11日 15:57 | 作者:紀娟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何潤生委員:澳門最大“居委會”的發展新變

本報記者 紀娟麗

從成立之初街坊間的守望相助,到回歸之后為街坊提供全方位社會服務,再到作為綜合性社會服務合作項目走進橫琴,回歸祖國20年來,澳門最大“居委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經歷了發展新變。

奏響橫琴新歌

“這里的基礎服務設施真不錯。”

“在這里服務的社工都是澳門人嗎?”

在新揭牌不久的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橫琴綜合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全國政協“推進澳門橫琴深度合作”重點提案督辦調研團一邊參觀耆趣室、兒童游樂室、玩具圖書館等設施,一邊饒有興致地問。

“中心的基礎設施和社工服務都參照的是澳門模式,社工來自兩地,既有澳門的,也有內地的,希望通過粵澳兩地社工的合作、交流,提高兩地社工的專業能力和社區治理水平。”作為調研團成員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會長何潤生解釋道。

今年是橫琴開發十年,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能落地橫琴,在何潤生看來,既是橫琴發展的需要,也是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發展的新機遇。他說,作為進一步擴展澳門城市發展空間,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舉措,橫琴開發十年,如何為澳門居民在橫琴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橫琴管委會與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合作,全國首創,直接引進澳門的社會服務人才、技術、經驗參與內地的社區服務及治理,在橫琴打造這個集社區家庭服務、養老服務、兒童青年服務、志愿服務、社區治理、社工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社會服務合作示范項目,希望推動橫琴和澳門在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領域的全面共享發展,并以橫琴為示范,引領帶動粵澳社會服務領域的全面合作。

何潤生介紹,中心預計每年提供服務超過萬余人次,服務對象涵蓋琴澳兩地居民,通過康復訓練、認知訓練、工作坊、小組、興趣班、戶外活動及個案輔導等方式,結合先進的設備及新穎的服務手法,讓兩地居民體驗到多元優質的社會服務,幫助推動橫琴建成珠江口西岸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包括橫琴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澳門發展的機遇。未來,中心還將充分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向澳門居民大力宣傳推廣橫琴的優惠政策,協助解決澳門居民在橫琴涉及房產、居住等民事糾紛的處理,推動兩地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形式的交流合作。”

從互助走向服務

包括橫琴中心在內,如今,作為澳門最大的“居委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擁有會員超過4萬人,義工超5900人,2008年提供服務突破300萬人次,跟進個案逾8000個。

回顧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發展的歷史,起初卻是“另一番光景”。“最早的地區性街坊會是1956年成立的望廈、青洲、臺山街坊會和澳門街坊福利會,已經60多年了。”何潤生說,那時,澳門本地居民大多生活條件不好,街坊鄰里之間為了守望相助,才成立街坊福利會。后來,因為澳葡政府管治不力,新的街坊互助會如雨后春筍般成立,幾乎遍布澳門各區。街坊互助會以維權為主,主動擔負起部分社會管理與督促政府的職能。“澳葡政府時期,澳門居民的福利、安全、安居問題得不到解決,很多居民住在棚戶區,經常發生火警,都是靠自發的社區組織去解決。一些居民家庭困難,也是通過街坊互助會照顧。”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的成立,與澳門回歸祖國息息相關。

上世紀80年代,得知澳門將要回歸祖國,各地區互助會認為應當聯合起來,共同商討如何推動澳門順利回歸,以及回歸后的平穩過渡。1983年,街坊會聯合總會成立。30多年過去,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現在由4個分區辦事處、28個基層坊會、30多個服務機構、50多個大廈業主會聯系會員和社區組織組成,開辦了2所學校、3間托兒所、30多個不同類型的服務中心、數間學生自修室及3間診療所等,理事會下設社會事務、社會服務、公民教育、文康、體育等14個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小區與大廈、家庭、長者、青少年、幼兒、醫療和基礎教育等多元化服務,形成一個涵蓋澳門、頗具規模的社會服務網絡。

澳門回歸祖國后,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主要職能也發生了變化。“現在,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更像一個共同體,由政府購買服務,主要職能包括配合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提供意見監督,為街坊提供全方位服務等,希望通過社區工作,將居民的小糾紛在社區里解決。”何潤生介紹說,“居民在社區里面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們會提供具體的個案協助。凡是社區里發生什么矛盾,或是鄰居之間有什么事情發生,我們會作為一個中間人去協調,希望推動居民一起參與社區工作。”

親歷澳門新發展

從3個月大的嬰幼兒到上百歲的老人,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的服務對象基本實現了社會全覆蓋,這一點,是澳門回歸祖國前,何潤生難以想象的。

回想30多年前剛參加工作時去香港,坐了一夜船之后,何潤生看到的香港繁華如夢。“當時澳門很封閉,人們的思想也很封閉。我當時畢業之后就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沒想過走出澳門。”到了上世紀90年代,澳門的社會治安很差,經濟環境也很差。“我當時在銀行工作,連續十年沒有加過工資,很多行業都是這樣,加上社會犯罪嚴重,人們都盼著盡快回歸,希望國家能讓澳門各方面有重大改善。”何潤生說,回歸祖國之后,澳門會變好,這一點他當時是篤定的。但澳門從一個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市,居民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方面享有如此高的待遇,則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

在何潤生看來,澳門回歸祖國20年可以看作兩個階段。第一個10年,國家以CEPA合作為代表,為澳門參與改革開放裝上了加速器。“隨著博彩業開放,自由行政策實施,使澳門經濟迅速恢復,以其自由的制度,為人民幣國際化發揮了積極作用。雖然爆發金融危機,但由于有祖國作為后盾,澳門仍然能安然度過。”

第二個10年,澳門積極參與橫琴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平臺的優勢,跨境金融國際項目活動蓬勃發展,并逐步形成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基礎。“隨著更多人才和技術形成集聚效應,包括交通技術轉型升級,物流等多領域未來發展可期。”何潤生信心滿滿地表示,無論哪一個10年,澳門的發展與其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密不可分。

經過一代人的努力,澳門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何潤生希望,在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下,澳門的年輕人要改變過去的思維,積極進取,為澳門未來經濟多元發展貢獻力量。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 制服丝袜国产日韩久久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专区 | 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