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更新
近日,在由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承辦的第十七屆全國肝癌學術會議上,《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年版)》正式發布。專家表示,這一“加強版”診療規范,將為中國肝癌診療的進一步優化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擔任《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年版)》編寫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他介紹,《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于2011年首次發布,2017年進行更新,時隔兩年,再次更新,共有70余名肝癌診療領域專家積極參與。最新“加強版”的發布,旨在及時向各級醫療機構提供統一診療規范,并使腫瘤創新藥物應用得到規范化指導,為肝癌患者提供更優質、規范的診療服務。例如,肝癌早期診斷和檢測技術進一步發展,“液體活檢”在腫瘤早期診斷和療效評價等方面展現出重要價值,對此,新《規范》指出,目前基于循環miRNA模型的肝癌檢測試劑盒已經多家醫院驗證,并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進入臨床應用。再如,近年我國肝癌外科治療取得明顯進步,多項研究結果提示,經過選擇的門脈高壓患者仍可接受肝切除手術,其術后長期生存優于接受其他治療,因此,新《規范》把門脈高壓精準評價作為篩選手術患者的重要標準之一。
此外,新《規范》突出中醫作用,明確有1級證據顯示肝切除術后接受槐耳顆粒治療可減少復發并延長生存,這為中醫藥治療肝癌患者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編輯:劉暢
關鍵詞:肝癌 規范 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