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人物 人物
日積硅步 以致千里——記南京市政協委員、江蘇子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雷
創業創新的心永遠年輕
孟雷從1991年開始在機械配件領域創業,通過5年時間完成了創業資本的原始積累,其后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先后成立了十數家子公司,并在2010年通過整合各方資源,成立江蘇子雨集團,到目前集團業務已涵蓋機械制造、環??萍肌⒅悄苻r業、科技金融、道路橋梁、新能源、青創中心、股權投資等多個行業領域。
沒有什么事是一帆風順的,創業更是如此,孟雷稱他在事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挫折數不勝數,至于大危機,雖然不多卻也不可避免,比如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海嘯,1998年中國股市大崩盤,這些他都趕上了。孟雷說到這些挫折和危機時顯得很平靜,或許是二十多年的奮斗經歷讓他已經習慣于面對各種困境,又或許這種平靜源于他時刻保持的危機意識,因為有了危機意識才會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如今的子雨集團雖已頗具規模,但對于創新,孟雷的心是永遠年輕的。
“互聯網+”創業大潮帶來了一次全面的產業升級機會,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社會環境,是卯足干勁奮勇前行,還是原地踏步固步自封?很顯然,孟雷不想做那個被時代拋棄的人,他義無反顧選擇前行。2014年,孟雷集結專業人才組建團隊,創立了互聯網金融平臺——互融寶。由于孟雷對互聯網金融知識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加上多年來在投資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這些都為互融寶平臺的上線奠定了扎實的行業理論基礎,使得互融寶成為科技金融全國百強之一。
為了順應創新型金融科技的發展,2017年6月,江蘇子雨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它為實現新零售模式下智能無人售貨終端系統的開發與場景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發展新金融的同時,孟雷也一直思考并尋求在新型朝陽產業中的新發展機會,2016年8月,集團控股的山東序元環??萍加邢薰菊浇M建,一個填補了國內空白的高科技環保水處理“均相離子膜”生產項目正式落戶山東淄博。該項目以國家千人首席離子膜領域科學家為核心研發團隊,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同位素分離、廢水處理、海水淡化、直接從礦石中提取金屬、酸堿制備等領域的實際應用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該項目作為山東省淄博市重點項目,也是未來3年內集團上市的備選企業之一。
2018年,子雨集團涉獵精準智能農業領域,出資2000萬元與浦口高新產業園區聯合投資開展智能農業項目的研發,從美國引進專業性人才。為了高效推進項目發展與實施,子雨集團制定了階段性的公司產品開發計劃。公司將專注于發展現代農業技術,并提供相關服務,以最終建設現代農業基本完整的產業鏈。
為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進一步提升團隊凝聚力,增強管理團隊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2017年9月,在孟雷的帶領下,江蘇子雨集團部分高管和優秀員工共34人,前往中國革命圣地江西井岡山開展了為期四天的革命傳統主題教育培訓活動。這次主題活動對子雨集團今后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通過親身學習和體驗,感受老一輩革命家們的革命歷程,不僅可以提高大家的黨性修養,堅定意志信念,還激勵著子雨人用腳踏實地、務實創新的井岡山精神來要求自己、服務企業。經過這次井岡山的紅色洗禮,子雨集團將更具凝聚力,斗志將更加昂揚。
慈善孝愛的心焰焰不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孟雷一直心系教育,集團在其領導下多次獲得政府頒發的“支持教育先進單位”。擔任棲霞區政協委員期間,孟雷共提交提案十余件,其中“關于加強棲霞區早期教育規范化管理,推進民辦0-3歲幼兒小托班快速發展“提案,提出國家對嬰幼兒早期教育要更加重視,應逐步從關注幼兒個體身心的健康發展和后繼學習的影響,擴展到關注為所有幼兒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從關注早期教育的短期效益轉到更加關注早期教育的長久社會效益。
由于孟雷的公益大愛之心和對教育事業的傾力支持,集團成立至今,已設立了包括棲霞實驗小學子雨教育基金、南京審計大學金融工程實驗基金。集團還與金陵中學仙林分校小學部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并捐贈100萬元設立了優秀教師獎勵基金,以此來鼓勵在學校發展中教書育人方面作出杰出貢獻和業績顯著的老師。為了感謝孟雷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學校特聘孟雷作為該校的名譽校長。
除了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關注,孟雷還將公益慈善的目光投向了貧困家庭和空巢老人。為了幫扶空巢和貧困老人,2017年2月,子雨集團老齡愛心助餐慈善活動中心在南京市八卦洲東江村雨園正式建立,中心的建立,解決的不僅僅是近200位老人的溫飽問題,更是溫飽之后的精神文化需求。
為使子雨的公益之路走得更遠,進一步擴大受助群體范圍,2018年年初,集團成立了江蘇省子雨助老基金會,其宗旨便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面向社會依法開展助老等慈善活動,為推動慈善事業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在基金會成立后不久,2018年3月6日,子雨集團聯合南京市棲霞區慈善協會共同實施的“子雨慈善基金注入高效農業、持續脫貧攻堅”子雨慈善扶貧、助老專項工程在南京八卦洲東江村施行。該項目由江蘇省子雨助老基金會、南京市棲霞區八卦洲辦事處、南京市棲霞區慈善協會三方共同推進,通過江蘇子雨扶貧、助老果蔬基地的建立,精準幫扶八卦洲街道貧困對象發展高效農業草莓種植特色果蔬產業,實現困難群眾穩定增收、脫貧致富奔小康,同時為老齡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幫扶,切實打贏農村基層脫貧、助老攻堅戰。
在關愛弱勢群體方面,孟雷多次慰問南京市寧馨陽光家園的智障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在孟雷的建議下,集團子公司江蘇強業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互公益”項目,設立了“互公益愛心基金”,和平臺投資人一起,為南京市自閉癥兒童和智障兒童貢獻愛心,同時為他們架設起一條善款募集的通道。截至目前,參與善款捐助人數近一千五百人,受助兒童達二百余人,捐款金額超過23萬元。
2017年12月,在棲霞區慈善協會理事會換屆大會上,孟雷當選為棲霞區慈善協會理事會副會長,并代表子雨集團向棲霞區慈善協會捐贈了100萬元的基金款項。
不忘初心,回饋社會。在企業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助力社會公益事業,幫助弱勢群體和困難家庭,是每一位企業家應盡的義務與責任。行善積德、上善若水,孟雷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愛心企業家投入到公益事業之中。他說,公益從來不在乎捐出多少,慈善也從來不在乎善有多大,因為大愛不過是每個有心人的一份情懷、一份責任,僅此而已!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在外,孟雷是處事嚴謹、果敢堅決的企業家,而回到家里,面對母親時,你卻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細膩的地方。他時常說,人生路上,親情永遠是最持久的動力,可以給人最無私的依靠,不管事業路上如何寂寞,家人永遠會給予最真摯的陪伴。
創業之初,為了打拼事業,回家幾乎成了他日常生活中最臨時的決定,因為他幾乎日日夜夜泡在公司,為公司的發展規劃藍圖。提起那段時日,孟雷說,那時候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等公司穩定了就可以抽出更多時間來陪家人,陪自己的母親了。孟雷說,打拼事業的人往往會在事業獲得成功之后感受到工作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但親情不會這樣,親情沒有什么時間節點,沒有參照物,更不會有什么明顯的階段性成就,親情就像是空氣,你察覺不到它,但它卻一直都在圍繞著你。
面對這種矛盾,孟雷很感慨,他說自己某一天突然發現家人跟不上自己的腳步了,這種感覺一下子敲擊了他的內心。他看到步履漸緩的母親不似從前那般神采奕奕,皺紋似乎也比從前多了不少,那一刻他的內心被深深捶打著。也許多年的事業拼搏讓他忽略了身邊的人和事,哪怕是自己的母親,她一直在身邊,自己卻從未察覺到其實她在變老,她已經到了需要自己用心陪伴的時候了。也是從那一刻開始,孟雷意識到,事業的成功可以獲得成就感,但有比這成就感更讓人值得抓住的東西,那就是親情!他一遍遍提到,人生在世,父母健在是福分,當及時行孝!
現在即便工作再忙碌,孟雷都會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周都要抽出時間回家陪母親吃飯,隔段時間陪母親出去逛逛走走,哪怕只是小區附近的小花園,這種陪伴對于母親而言,已是最大的滿足。在孟雷心中,家是靈魂的歸所,是心中愛的火焰永不熄滅的地方,是生命中的諾亞方舟。就像孟雷說的那樣,善待身邊的每一位親人,他們所能給予你的是這世間最寶貴的東西!
履職擔當的心為民所系
2017年9月22日,市政協領導走訪子雨集團,聽取集團介紹及對政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孟雷同市政協領導一起,就如何緊抓新一輪發展機遇,促進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和通過政協平臺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出實招、謀良策、添助力、增合力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2018年1月20日,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召開,孟雷作為經濟界別委員參與會議,向大會遞交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建議、關于降低后共享單車時期金融風險的建議等4個提案。在專題議政會議上,孟雷做了關于加快產城融合、助推城市發展的發言,受到與會者的肯定。
從棲霞區政協委員到南京市政協委員,一路走來,孟雷感觸很深,他表示,作為政協委員一直深感責任重大,但同時也感到由衷的自豪。他說政協就是一個舞臺,而政協委員就像是演員,委員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到政協的形象,關系到政協職能發揮的水平。孟雷說他時刻告誡自己,作為政協委員決不能只掛名、不議政,而是應當廣泛聚民情、匯民意,還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經常在企業一線調研,要全面掌握企業發展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并通過提案等形式為南京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和支持人民政協工作。孟雷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人民政協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切實履行好委員職責,做一名“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優秀政協委員。做了多年的政協委員,孟雷說政協委員是榮譽,更是責任,這種責任是對國家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政協事業的責任。他時刻告誡自己,進了政協門,就是政協人,一定要講好政協話,做好政協事,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有影響力、能接地氣、敢負責任的新時代政協委員,而他也將一如既往地在履行政協職責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