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黃益平:解決居民投資難問題意義重大

2019年12月27日 09:50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發表演講。圖片來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發表演講。圖片來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過去我們一直討論小微企業融資難,我覺得居民投資難的問題同樣很突出。

在我們的研究中,很多問題圍繞“未來30年我們會面臨什么樣的新挑戰”,其中聚焦的一個挑戰就是老齡化問題。過去40年,人口紅利、撫養比在不斷下降,現在預期撫養比將從2010年前后的1/3上升到2049年2/3左右。

老齡化會帶來很多挑戰,但大部分挑戰在短期內是可以應對的,比如說消費疲軟。因為年紀大了消費少了,這很正常。但在城市化的問題上,我們其實有巨大的空間。今天中國城市居民消費大概是農村居民平均水平的2-3倍。只要進一步提高城市化率,中國消費保持持續增長30年沒有問題。

另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是勞動供給減少。我們現在遇到的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即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有可能替代勞動人口。《中國2049》有一個分報告專門是測算未來格局的變化,預計未來30年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可以替代的勞動力數量超過減少的勞動力數量。從這些方面來看,有些問題是可以應對的。

最難應對的問題是養老金的缺口問題,將來也許會成為一個比較大的挑戰。養老金缺口大,也意味著未來我們會有越來越多對資產性收入的需求。過去很多收入都是直接投資回報,或是勞動收入,而未來對資產性收入的需求會越來越高。

中國老百姓的投資機會非常有限,過去老百姓如果有財產,其實就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存款,一個是住房。即便不考慮“房住不炒”的政策因素,像過去那樣大部分錢投資于房產而獲得收益的局面也無法持續下去,這是一個客觀的現實。剩下的就是銀行,很多錢都在這一個渠道里,簡單來說就是不太具備投資的價值,最多就是保值。

這樣看來,我們現在確實碰到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投資資產性收入。這個背后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投。可投資的資金非常多,但是能投資的資產非常少,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認為,未來解決居民投資難問題的意義不低于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說幾點簡單的看法。

我們沒有很多能投資的資產,住房也不像過去那么有吸引力,很多人的自然反應是應該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

從概念上來說,這肯定是不錯的。所有的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以后,融資結構應該變得更加平衡,資本市場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無論是從居民資產性收入的需求來說,還是從金融支持創新來說,資本市場都有天然的優勢。所以我們大力推進,這應該是毫無問題的。

但問題在于我們現在想讓它發展,是不是就能發展起來?從國際比較來看,過去十年我們的市場回報并不是非常理想。

過去幾年也有很多人曾經設想,如果一部分老百姓把一部分錢從銀行取出來投資資本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情,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變化。一方面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我們的資本市場發展,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回報也可以提高,聽起來是一個非常好的結合。實際發生的事情是錢出來了,但是沒有去資本市場,而是去了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

我們的財富管理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但看一下中國老百姓的居民金融資產比例,銀行和跟它相關的資產大概占70%,證券類大概是20%,養老和保險大概是10%。把這樣一個比例和國際上做比較,主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我們不和英美比較,因為它們的市場結構和我們完全不一樣。與大多數的新興市場國家和一般的發達國家對比,我們最大的差異是養老和保險的比例比較低,銀行占比非常大。

從數字上說,我們的金融資產當中養老和保險資產比例大概占11%,印度27%,韓國32%,美國31%,新加坡46%,臺灣25%。通過對比就可以看出,我們確實是這一塊比較缺,這跟我一開始說的問題是相關的。老齡化以后儲蓄率逐漸下降,需要有很多的財富管理,需要有很多的投資。

這樣一個投資改變,未來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可能是要多管齊下:發展資本市場是一個方面,傳統金融機構同樣要發揮很多作用。現在很多財富管理公司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老百姓是不是應該直接和資本市場對接,因為我們國家的市場是散戶比較多,老百姓是不是有這樣的能力去做投資?這中間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從支持經濟可持續增長來說,需要全方位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解決投資難的問題來說,我們同樣需要全方位的結構性改革,這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的改革。一方面是做市場化的風險定價,這樣做投資才有回報;另一方面,既然是一個市場,就要讓市場機制更多發揮作用。我自己做一個不成熟的推斷,我們資本市場發展出現不少問題,有一個原因是過去經常用管理機構的辦法管理市場,我覺得需要在監管和管理上做一些轉換。

二是需要創新。創新是全方位的創新,包括金融產品的創新、金融機構的創新。我認為傳統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和銀行,在這方面大有可為。比如說在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時候,經常提到“投貸聯動”的問題,在財富管理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創造類似的結合。

三是需要改革監管體系。要在創新和穩定之間求得一個平衡。過去我們的一些問題,包括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問題,有很多深刻的教訓需要接受。創新應該得到支持,但任何金融交易都會有風險,金融交易需要做到監管全覆蓋。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投資 解決 居民 金融 過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 | 亚洲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午夜福利片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