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戰疫時刻,習近平如此“與世界說”
(近觀中國)戰疫時刻,習近平如此“與世界說”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題:戰疫時刻,習近平如此“與世界說”
作者 鐘三屏
13次與外國領導人通話,3場特殊外事會見,1次回信國外友人,數次強調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一個多月中,在領導自己的國家與新冠肺炎疫情展開決戰的同時,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持續以各種形式“與世界說”,傳遞中國戰疫的關鍵信息,面對世界的態度,公開、透明、坦誠。
說信心
“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27日,一場特殊的會見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同來華訪問的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舉行會談時,再次向世界傳遞出中國防控疫情的信心。
事實上,“信心”始終是這段時間習近平向世界傳遞的一個關鍵信息。
“中國有強大的動員能力,有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豐富經驗,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習近平在與美、歐、亞、非等國家和地區領導人通話時,這樣的表述多次出現。
處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中國的疫情防控關乎人類共同未來,中國當下是否有信心,也就成為形塑世界心態的關鍵。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習近平23日在一場規模空前的電視電話會議上說。
這場17萬人參加的會議意在鎖定“全勝”目標,將中國的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統籌部署。習近平在會上全面介紹防控已有階段性成效,透過中外媒體的報道,向世界傳遞出中國戰疫必勝的一貫信心。
在與多位外方領導人的溝通中,習近平也回應了國際社會對疫情之下中國經濟前景的關切。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中國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習近平對此并不回避,但他更加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不僅戰勝疫情,而且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實現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這一表述,無疑也為當前的世界經濟吃下一顆“定心丸”。
越處于特殊時期,就越能體會“信心比黃金更珍貴”,這是人類社會的某種共識。在全球防控疫情蔓延的努力中,中國正不斷以行動傳遞著這些信心力量。
說合作
“我一直講,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習近平日前在給美國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的回信中表明他對國際社會加強協調、共同抗擊疫情的態度。
不僅如此,1月20日習近平即指示強調,要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深化國際合作。此后,中國建立了外交部向外國駐華使節定期通報情況、中國外交官主動發聲、各渠道即時發布數據的對外信息發聲機制,讓權威信息的流通成為阻擊疫情的武器。
“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國內外發布疫情信息,積極回應各方關切,加強與國際社會合作。”1月28日在會見訪華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時,習近平不僅再次表明“加強合作”的態度,而且“面對面”表示歡迎世衛組織參與本次疫情防控工作。
在加強國際合作方面,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積極主動做法,包括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組序列,開展疫苗、藥品研發合作,同相關國家密切溝通,分享防疫經驗,協調防控措施等等,這些舉措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
在與習近平的通話中,多位外方領導人表示,“贊賞中方及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持公開透明,并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對中方及時采取有力舉措,展示出高度公開透明表示欽佩。”
觀察還注意到,在自身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之時,面對疫情可能在世界蔓延的趨勢,中國已開始向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些做法甚至是機制性的、長遠性的。
如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東盟特別外長會上,中方倡議著眼長遠建立中國—東盟公共衛生應急聯絡機制,獲各方一致同意并將相關內容寫入聯合聲明。
近日,日本大阪的地標級街區道頓堀商業街打出條幅,上面分別用中文和日文寫著“挺住武漢”等,為中國鼓勁。 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說友誼
此次,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在蒙古國傳統佳節白月節假期后的第一天就來華訪問,專程對抗疫中的中國表達慰問和支持。而此前,柬埔寨首相洪森亦在疫情暴發之初的“非常時期”對中國進行訪問。
兩位領導人的到訪,“是中蒙兩個鄰國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生動詮釋”“體現了牢不可破的中柬友誼和互信”,習近平在會見他們時分別表示。
在中國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這些訪問,不僅被視為“患難見真情”的真實寫照,也成為國際社會支持中國戰疫的一個生動縮影。
疫情發生以來,共有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以電話、信函、聲明等方式對中國表示慰問和支持。
各國還以捐款捐物等不同形式來支持中國的戰疫行動,無不體現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精神。27日,在人民大會堂,巴特圖勒嘎還向習近平遞交了蒙方向中方贈送3萬只羊的證書,以此進一步表達蒙古國人民的心意。而疫情暴發以來,俄羅斯、白俄羅斯、韓國等國,迅速派專機將急需的醫療物資送抵武漢;巴基斯坦送出自己儲備的幾乎全部口罩;美國社會各界踴躍捐贈醫療物資;日本友好團體送往中國的物資上寫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對此,習近平特別向為中國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各種支持的國家、國際組織、友好人士,表示誠摯的謝意。
而透過他密集的“國際通話記錄”,這樣的友誼溫度也進一步體現出來:
“事實再次證明,中巴兩國是患難與共的真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疫情難免暫時影響中馬正常人員往來,但動搖不了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
“總統先生專門來電話表達慰問支持,同我就深化雙邊關系交換意見,體現了中韓作為近鄰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友好情誼。”
……
處在疫情特殊時期進行觀察,習近平與世界的密集溝通,正是中方秉持“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原則,堅持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的真實寫照。而事實上,同處于一個命運共同體之中,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的狀態,其實從未發生改變。(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中國 疫情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