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哥們兒加油>感人事跡>圖文 圖文
甘愿做一顆閃亮的“螺絲釘”
——南昌“的哥”許毛華學雷鋒、做好事側記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每一天對身邊的人報以微笑,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以援手,這些小事對于我們僅僅是舉手之勞,但帶給別人卻是一份溫暖、一份關愛。有這么一位出租汽車駕駛員,平時話語不多,做事不張揚、不求名利,總是默默無聞地學雷鋒、做好事,他堅信:溫暖他人,也是溫暖自我,他要用愛心去創造和諧,用熱情播灑美德,他就是南昌“的哥”許毛華師傅。
許毛華,南昌市出租汽車行業行風義務監督員,南昌公交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優秀出租汽車駕駛員,車牌號碼為贛A3366X。許毛華師傅平時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經常樂于助人。
2020年2月底,許毛華師傅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則招募愛心司機的信息,說是位于南昌市高新區羅家鎮一名貧困退伍殘疾老兵需要送到新建望城新區的江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去接受治療,用車時間為3月3日上午8點左右。看到這里,許毛華師傅毫不猶豫地打通了志愿者預留的求助電話……
3月3日早晨,因為離得遠,天剛蒙蒙亮,許毛華就早早地起來。先是自己的車輛進行安全檢查,然后清洗車輛,對車內外進行全面消毒,做好了出車前的充分準備。考慮到老人路途顛簸,還自備了一塊毛絨靠墊。7點30分,許毛華師傅到達村口,在社區志愿者的幫助下,許毛華順利地接到了成老和他的家人,并主動把老人背上車,關好車門,擺放好輪椅。一路上,許師傅把車開的很穩,30多公里路程,歷時一個半小時才把老人安全送到醫院。在幫助老人辦好住院手續后,又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老人有需要可以隨時給他電話,并承諾出院后再來接他們,囑咐老人親屬要好好照顧病人。眼看全部安排妥當,許師傅這才默默地駕車離開……。
許毛華就是這樣一位憨厚樸實的人,默默無聞,不曾有豪情壯語,但臉上始終洋溢著陽光般的笑容,危急關頭總會挺身而出。他告訴記者,2020年1月2日凌晨,他在南昌市昌西大道碰到一位女司機求助,稱其所駕駛的小車破了胎,自己又不會換。許毛華師傅二話不說,拿起修理工具就幫助女司機換好了輪胎。女司機趕忙掏出50元錢塞到放進師傅的手中,卻被許師傅婉言拒絕了,說道:“大家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不必放在心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里,許毛華師傅堅持每天出車前為車輛消好毒,每趟客送完再進行消毒,始終保持車輛干凈整潔。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盡量為乘客創造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乘車環境。他告訴記者,疫情期間,自己還承諾醫護人員和配有抗疫標識的志愿者可以免費乘坐我的出租汽車。同時,許毛華師傅還“舍小家,為大家”,在得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人手不夠的情況下,主動請纓到社區報到,每天堅持抽出兩小時幫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細致,一絲不茍。他說:“社會是個大家庭,在這種危機關頭,我們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我能為社區做點實事感覺非常欣慰”。
其實,許師傅自己家庭并不富裕,愛人下崗,孩子讀大學,還要供房貸,自己還是家里的“頂梁柱”。那為什么還如此熱衷于公益呢,許毛華告訴記者:有一次,他下大雨開車送客去鄉下,返回途中不小心車子陷在泥巴路里,是當地的老鄉免費幫他把車子推上來,這也觸動了許毛華堅定要學雷鋒做好事的決心。從那以后,許毛華就暗下決心:只要碰到有人需要幫助,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就不計個人得失,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別人,讓自己的這份愛傳遞下去。
許毛華說,熱衷于公益事業,雖然會影響收入,但是家人都很支持他,這也是他前行的動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我愿做一顆閃亮的‘螺絲釘’,用我的實際行動,做良好社會風尚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去創造自己的價值。”(潘華、陳紹平)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