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各地動態 各地動態
拾人談聚焦疫情下的傳統出行行業
數字化轉型催生新業態
“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思考是未來出行方式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推向數字化、實名化、可追溯化。”在近日舉行的“拾人談”云訪談上,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員吳洪洋作出上述表示。
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傳統出行行業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后,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此背景下,人民日報數字傳播組織召開了以“數字經濟催生出行行業新變革”為主題的“拾人談”云訪談。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員吳洪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馮錦山,華夏出行黨委書記、總經理岳殿偉共同參會,圍繞數字經濟時代出行行業的發展趨勢、綠色共享出行如何提質增效、整車制造企業向出行服務業的價值鏈延伸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吳洪洋認為,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出行行業或將在智能化、數字化領域釋放更為可觀的勢能。他強調,城市交通業應該抓好交通強國和新基建的歷史機遇,打造基于移動終端技術的服務系統,實現出行即服務,并鼓勵多模式的出行業態發展,整體提升公眾公共交通出行滿意度。“未來,在全力推進傳統業態向數字化轉型的同時,還要不斷催生健康有序的出行領域新業態。”
“此次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理念,更將對整個出行行業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馮錦山指出,后疫情時代的共享出行行業將迎來一個產業提質增效的升級過程,主要體現在行業競爭格局洗牌重組、行業服務精細化水平提升、技術水平和運營效率的提高三方面。
在岳殿偉看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恰恰讓共享出行這種智慧化、獨立化、無接觸的出行方式經受住了考驗,得到大眾認可。未來,在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的指引下,智能化出行方式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出行即服務”的理念將進一步深化,以數據賦能智慧交通建設,構建多產業深度融合的智慧出行生態是大勢所趨。同時,共享出行將重新定義汽車產業價值鏈,出行服務將成為整車企業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岳殿偉同時指出,出行行業的發展需要遵循“突破一個瓶頸,克服兩個難點,打造一個核心”的黃金定律:首先是突破停車資源發展瓶頸,其次是克服資金和人才兩大難點,而“以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運營效率,打造智能化綜合出行服務平臺”是未來出行變革的核心所在。
針對整車企業轉型升級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馮錦山也建議企業要制定頂層戰略規劃,加強在未來出行領域的戰略性投資,并設立出行平臺,打通汽車客戶需求端的出行數據,提供數據驅動型的按需出行服務。“在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制造業的服務化和汽車產業的數字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
據了解,“拾人談”是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打造的新型沙龍式品牌活動,致力于成為專業人士的交流分享平臺。“拾人談”將持續關注經濟社會領域的熱點、焦點、難點話題,洞察經濟運行規律,前瞻產業趨勢,并且通過更加靈活的方式,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業交流平臺,把握國內外相關領域走向,助力行業企業向好發展。
編輯:劉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