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20余位中外專家學者視頻研討“疫情防控中的特定群體權利保障”
新華社武漢5月24日電(記者 李偉)由中國人權研究會指導,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和奧斯陸城市大學社會工作系、日本立命館大學生存學研究所、武漢東湖公益服務中心等機構合辦的“疫情防控中的特定群體權利保障”國際視頻研討會23日召開。來自中國、日本、英國、挪威、瑞典等國家和地區的20余位人權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組織代表參加研討,100余人在線觀摩。
視頻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不讓一個人掉隊:確保特定群體在疫情下獲得公共服務”“讓每個人享受到公平正義:預防和救濟針對特定群體的歧視”“疫情下的工商業與人權、負責任的商業行為”等議題分享觀點。專家們認為,探討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如何保障殘障人士、老年人、貧困或失業者等特定群體的權利,并就此開展國際交流與團結合作,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奧斯陸城市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魯尼·哈佛森指出,疫情給各類社會成員帶來的影響并不均等,需要對特定群體進行更多的關心關愛和社會干預。英國利茲大學法學院教授杰拉德·奎因認為,疫情讓人們更重視殘障與老年人的交叉議題。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長瀨修援引歐美國家新冠感染死亡病例中老年人占比過高的現象,闡釋了老齡歧視的危害,并強調需要通過國際團結克服老年歧視。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傅華伶說,抗擊疫情期間,社會組織、志愿者、商業機構都貢獻了獨特的力量,應該重視社會參與對于保護特定群體基本權利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柳華文說,疫情不僅影響到個人權利,也是社會共同的挑戰,我們需要平衡法律、醫學、科學之間的決策。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研究室胡仲明博士分享了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為保障殘障人士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張萬洪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其所在機構與中國眾多的社會組織、個人積極行動,通過與專家學者、志愿者、民間組織和殘障組織緊密合作,在翻譯防疫手冊、制作手語視頻等方面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
據悉,本次研討會系中國人權研究會指導的“全球疫情防控與人權保障”系列國際視頻研討會的第三場會議。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視頻 疫情 專家學者 人權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