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祝繼平)“成渝兩地農業本底相近,優勢特色明顯,是我國農業的戰略大后方?!?月20日,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成渝地區堅持走創新型農業發展道路,在農業科技創新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高質量引領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國家級農業科技創新載體缺乏,不利于成渝地區農業科技立足西部、面向全國的戰略發展格局的新要求。
為此,吳德建議,從國家層面規劃和建設“西部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補齊制約成渝地區現代高效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他認為,中心應重點建設以特種動物與功能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柑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動物高效優質安全生產技術創新中心、長江上游動物疫病防控理論和技術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六大科技創新平臺;設立“成渝雙城經濟圈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攻畜禽(水產)養殖、優質高產糧(油)、長江上游特色農業、智慧農業及工程四大領域;建設成渝鄉村振興學院,并將其打造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高地、人才培養基地、示范推廣平臺,高質量賦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