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宋嘯峰)“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這次考試中,我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但在應對過程中,也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防控體系的不足和短板。”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陳倩雯建議,提升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防控水平。
陳倩雯委員認為,本次疫情防控體系存在公共衛生體系體制機制不健全、衛生應急定點救治體系能力不足、公衛人才隊伍建設不能滿足需求等短板。“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衛生體系存在‘重醫輕防’現象,公共衛生體系投入嚴重不足,疫情預測預警和分析研判能力逐年下降。”陳倩雯委員發現,對于經濟增長和城建規模的發展,城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嚴重滯后,不能達到重大疫情救治要求。同時,因薪酬待遇不合理、職業成就感低,公衛機構招聘高端人才難、現有人才流失問題嚴重。
為此,陳倩雯委員提出了重新定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加大對公共衛生體系的財政投入、提升重大疫情早期分析研判預警能力等建議。陳倩雯委員希望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定位為我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戰略部隊”,定期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演,提高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業務能力以及和政府職能部門的多方協作能力,從而發揮公共衛生體系在保障城市居民健康安全、城市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衛生經費投入占整個醫療衛生經費投入的比重;提升公衛機構人員總體薪酬水平,落實“兩個允許”,實行“財政全額保障、內部績效管理”;改革科研項目管理制度,每年安排重大公衛科研專項經費,支持重大公衛政策制定和重大傳染病防治技術推廣應用。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