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委員為“十四五”能源發展這樣建言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緊緊圍繞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大文章,樹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政績觀,扎實推進能源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方向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
為此,全國兩會期間,委員們圍繞立足我國能源發展實際,建言“十四五”規劃要把發展機遇研判準,把困難挑戰分析透,切實提高規劃編制的前瞻性、指導性和操作性。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曹培璽:高質量編制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緊緊圍繞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大文章,樹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政績觀,扎實推進能源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方向發展。”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曹培璽提交了《關于高質量制定“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的提案》。
在曹培璽看來,“十四五”期間能源電力規劃制定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研判地緣政治、國際國內經濟走勢、科技進步等對我國能源電力發展的影響,尤其是重點研究此次疫情對能源領域的影響,高質量編制規劃文本。同時做好規劃實施、檢查、評估與調整。如,借鑒德國經驗,成立以政府、企業、融資機構等各界代表組成的“規劃檢查委員會”,定期檢查并評估規劃執行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此外,‘十四五’規劃應重視目標制(修)定工作,更加強調協調性,將能源安全作為重要內容。注重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應在‘十四五’規劃結束后,做好規劃總結工作,積累經驗,為后續規劃制定與執行等提供借鑒。”曹培璽補充道。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根本遵循
“做好新時代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離不開‘十四五’及更長一個時期的能源發展規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表示,“十四五”規劃會繼續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進一步融入和主動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系統研究解決能源體制機制、區域協調發展及高效利用等問題,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保障能源安全’。”舒印彪表示,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高質量謀劃“十四五”能源發展,要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根本遵循,深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科技創新的支撐能力。
那么在戰略目標制定中需從哪些方面著手?舒印彪表示,一是在能源供給側,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需求側實現能源消費高度電氣化,加快推動“再電氣化”進程;二是將能源安全擺在更為重要的位置,樹立新的能源安全觀,大力實施能源電力產業鏈提升工程,構建起多渠道、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進一步掌握能源安全主動權;三是加強科技創新,聚焦電力網絡安全等“卡脖子”難題,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不斷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四是加大國際合作,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加快能源電力行業國際技術標準制定,推動項目規劃、裝備制造、建設運營、技術標準整體“走出去”,提升國際話語權。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陳進行:統籌好能源安全、綠色、經濟三者關系
“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統籌好能源安全、綠色、經濟三者關系,重點研究解決能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戰略問題,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陳進行談及能源“十四五”發展規劃時這樣表示。
在陳進行看來,“十四五”期間,必須著眼長遠,向縱深推進能源安全新戰略,構建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在深化能源電力體制改革,保障能源可持續供應,保證碳減排背景下,各類電源系統性、協調性可持續發展等諸多領域,能源電力行業仍面臨挑戰。
如何迎接挑戰?陳進行表示,一是抓住新基建發展契機,探索和建立能源電力行業通過輕資產投入,實現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在保障基本供電安全的基礎上,提升應對更為復雜的外部形勢保證能源戰略安全的能力;二是通過統籌規模化開發和分布式發展、核心技術研發和輔助技術支撐、增量發展和存量升級、消納機制和商務模式等關系,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三是保證大容量、高參數、低能耗煤電機組發展空間,加快研發新一代煤電技術,加大現役煤電亞臨界機組改造力度,發展燃煤熱電多聯供,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對于能源老大哥煤電,陳進行指出,“十四五”期間煤電發展的五個重要方向:一是持續發揮保障電力供給基礎作用,確保大容量、高參數、低能耗先進煤電機組長期作為基荷電源運行。二是推動煤炭集中清潔高效發展,繼續進一步通過實施電能替代,優化我國用能方式。三是為新能源發展提供輔助服務,靈活性改造將成為煤電發展的重要路徑。四是發揮生態環保平臺作用,依托現有高效清潔煤電,協同處置城鄉固體廢物,促進燃煤電廠由電力供應基礎設施向生態環保平臺轉型。五是保存全產業鏈發展能力,存量煤電對于維持我國煤電人才隊伍、設備制造能力和技術領先優勢等全產業鏈能力的重要性凸顯。
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文振富:加快啟動內陸核電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文振富在談到“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時,提出應加快啟動內陸核電建設。
在文振富看來,我國的核電安全標準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標準一致,內陸核電廠與沿海核電廠安全標準一致,在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方面,內陸廠址更嚴格。內陸核電站的水、氣等排放達到國際高標準要求,對環境造成輻射影響的增加量遠低于環境本底的輻射水平(天然存在的輻射),不會影響外部環境和公眾健康。可以說,內陸核電站對外部環境的影響是友好和可控的。
“此外,除我國外,世界各國核電建設布局和具體廠址選擇,主要取決于經濟社會發展和電力工業布局需要,沒有特別強調內陸與沿海之分。全世界運行的核電機組有一半以上建設在內陸。考慮到當前有效投資拉動的需要,建議盡快啟動內陸核電建設,并考慮將在各方
面條件比較好的地區的核電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啟動建設。”文振富這樣建言。
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推動國家“十四五”規劃與電網發展深度融合
通過調研,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發現,隨著跨省區電力資源配置規模和范圍的不斷擴大,新能源裝機占比的不斷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新問題、新挑戰不斷涌現。目前,我國電源、電網規模均為世界第一,部分電力裝備主要技術參數已達國際領先水平,但單位GDP能耗水平依然很高。面對嚴峻的生態環保形勢以及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綠色用能需求,綠色低碳發展任務十分繁重。
在施衛東看來,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至關重要,不僅可以促進源網荷儲高效協同、發輸配用交互響應,提升整體利用效能,而且可以壯大清潔能源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
“我國中東部地區電力需求增長仍有空間,一方面需要繼續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另一方面也需要適當發展必要的本地支撐電源。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時期,電網更應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共同發展。”為此,施衛東建議,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從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全局出發,編制“十四五”電網專項規劃,完善能源電力規劃體系,科學研判未來能源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同時加強“十四五”各能源專項規劃統籌協調,提高跨省區電網工程利用效率,促進源網協同發展;加強電網規劃和新能源規劃的銜接,增強電力系統靈活性和適應性,完善推廣電力需求側管理,提前防范化解棄電風險,提升能源全要素生產率。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發展 規劃 電力 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