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紀念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

我國四大沙地生態狀況整體改善

2020年06月17日 15:09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17日電(記者 王碩)6月17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以來,我國荒漠化防治成效顯著,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占“十三五”規劃治理任務的88%。通過實行嚴格的荒漠生態保護制度以及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我國已由點到面帶動荒漠地區生態狀況整體好轉。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和呼倫貝爾四大沙地生態狀況整體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萬公頃,沙化土地減少16.9萬公頃,已由過去的“沙進人退”轉變為“綠進沙退”。


圖片1

庫布其沙漠治理成果


據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年均減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沙塵天氣次數年均減少20.3%,植被平均蓋度增加0.7個百分點。

長期以來,我國堅持荒漠化治理與扶貧工作相結合,走出一條治沙與治窮共贏的中國特色荒漠化防治之路。數據顯示,通過發展以木材、飼料、中藥材、經濟林果、沙漠旅游為重點的沙區特色產業,北方沙區經濟林每年產出干鮮果品4800萬噸,年總產值達1200億元,占全國總產量的1/3,重點地區林果收入已占農民純收入的50%以上。我國防治荒漠化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贏得了“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國”的贊譽。


圖片2

渾善達克沙地秋色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雖然荒漠化防治取得明顯成效,但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基數大、影響廣,目前已進入“啃硬骨頭”的階段,治理難度更大,治理成本更高,任務更加繁重。下一步,將繼續鞏固荒漠化防治成果,加強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實現荒漠植被應保盡保;完善法治體系和頂層設計;繼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全面完成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工作;并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輸出我國的經驗和技術,助力國家外交大局。

值此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我國確定的主題為“攜手防沙止漠 共護綠水青山”,倡導全社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參與荒漠化防治,營造共建共享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的濃厚氛圍,筑牢我國生態安全屏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圖片3

公約履約辦公室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掛牌


據介紹,199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旨在推動全球土地荒漠化預防、治理和恢復的重要國際公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我國于1996年12月30日加入該公約。為認真履行公約義務,積極推進全球荒漠生態系統治理,“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履約辦公室”今天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掛牌。

編輯:楊嵐

關鍵詞:荒漠化 防治 生態 治理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v | 日本乱亲倫频視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