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肖鋼委員:“科技+金融”精準滴灌小微企業

2020年07月03日 09:50 | 作者:王金晶 孫琳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疫情發生以來,為了穩住經濟基本盤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紓困小微企業。“圍繞小微企業目前遇到的經營困境,這些政策措施及時、全面、針對性強,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同時,中央各部門與地方政府實現了多方聯動、配套性好,支持力度大。”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看來,正是因為這些政策措施的及時應對,目前企業復工復產形勢趨好,人民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復。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長信心指數上升,工業增加值、居民消費、新出口訂單指數等已開始呈現反彈。“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金融政策也很給力。”肖鋼指出,如年內三次降準釋放了大量流動性,專項再貸款政策精準滴灌,引導利率下行、降低融資成本,信貸政策調整保證續貸和展期等,其中金融科技和互聯網銀行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都極大地緩解了小微企業的經營困難。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果,但肖鋼也提出了一個比較獨特的現象:我國除了有數量龐大的已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外,還有大量沒有正式登記注冊的市場主體存在,這些市場主體也在從事著生產經營活動。他在幾次調研中就發現,某些互聯網銀行近幾年對這類市場主體的貸款累計超過了上千萬戶,80%的客戶過去從來沒有獲得過貸款。

“這種客觀現象的存在的確給我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帶來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是信貸供給能力與龐大小微市場主體需求之間的‘缺口’很大;二是以個人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給金融、稅收等扶持政策的操作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肖鋼如是說。

當下,如何才能破解這些難題?肖鋼回答說,要從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兩個方面入手,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精準刻畫客戶特征、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同時擴大信貸覆蓋面,積極發揮互聯網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作用,打通小微企業信貸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滴灌到“毛細血管”。

“可以利用科技手段發展供應鏈金融,促進應收賬款融資。”肖鋼舉例說,如當前一些銀行已聯合建立了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解決了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底層資產不透明以及訂單、倉單、應收賬款等質押的風險監控,成為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途徑。

2017年5月以來,人民銀行、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啟動了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取得了較好成效。然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些大企業不愿意對拖欠賬款進行確權,也不愿意納入銀行征信范圍。

針對這一問題,肖鋼認為,可以建立應收賬款融資核心企業名單庫,監督核心企業開展確權,及時履行還款義務。同時打通核心企業、上下游小微企業和銀行數據同步對賬,實現應收賬款在多個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互聯互通、統一確認。還可在應收賬款融資業務中引入政府與保險機構的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分散銀行風險,助力業務擴展。

對于銀稅互動的成功實踐,肖鋼也有自己的看法:“銀稅互動是緩解小微企業資金需求,加大信用貸款支持,助力復工復產的有效舉措。但現在出現的問題是,納稅信用評級較好的企業,融資相對容易,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小微企業,納稅信用評級并不高,融資困難。”為此,他建議進一步豐富銀稅互動的數據信息廣度和深度,支持銀行多維度識別企業特征,適當降低納稅信用等級門檻,擴大企業范圍。

除此之外,肖鋼強調,“科技+金融”在紓困中小企業方面還有更多作為:如可以大力發展資產數字化,將金融科技與產業互聯網緊密結合起來,將訂貨合同、物流單據、發票等原生信息數字化,把數據資源轉化為有價值的資產,促進資產交換與流通;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金融服務模式和業態,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和成本,讓小微企業在金融服務上有更多話語權、自主性和可獲得性。

編輯:秦云

關鍵詞:企業 肖鋼 融資 金融 銀行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 日韩欧美t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看 | 亚洲思思久久99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