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護一片灘涂,富一方百姓
這里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銀灘,面積達38平方公里,有“天下第一灘”之譽。
游客來北海,所有人都逛銀灘,卻少有人關心沙蟲。更不了解,這種不起眼的小蟲,竟與北海的美、北海生態,息息相關。
挖沙蟲,豈能用高壓水槍!
說“沙蟲”,要先熟悉它的家——“灘涂”。
表面看,灘涂主要是泥沙和海水。翻開來看,你會發現,這里棲息著螺、貝、沙蟹等大量底棲動物,還有無數藻類、微生物等。它們相互依存,形成獨特生態系統。
北海灘涂底棲動物中,沙蟲頗受追捧。北海沙蟲,是地理保護標志產品,營養價值高,人稱“海人參”。新鮮沙蟲,80元左右一斤。質量好的干沙蟲,每斤能賣上千元。挖沙蟲,是當地漁民祖輩謀生的路子。
北海適合挖沙蟲的灘涂,主要集中在銀海區銀灘鎮白虎頭村、龍潭村,福成鎮竹林村。僅在銀海區,就有3萬多戶漁民靠挖沙蟲為生。
千百年來,人和沙蟲共生?!俺猛顺比膫€小時,背上鋤頭和竹簍,赤腳穿過紅樹林,一旦發現沙蟲打出來的小洞,馬上用鋤頭跟沙蟲搶速度,趕在它逃跑之前截斷退路?!便y灘鎮下村村民張愈毅家里世代挖沙蟲。他說,手工挖效益低,但只向下挖沙70厘米左右,對灘涂沒有破壞性,他還會把小沙蟲扔回沙灘。
然而,前些年,部分漁民想掙快錢,開始使用高壓水槍挖沙蟲,打破了灘涂寧靜。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鄧培燎介紹,相比手工方式,高壓水槍效率高,但后患極多。
那幾年,高壓水槍沖出的一個個大坑,一米多深,被海水攜帶的沙子掩蓋后,人眼看不出,走過就會陷進去,給趕海人造成危險。這些坑對灘涂生態也影響嚴重。水槍激射的水柱,能把沙蟲、沙蟹幼蟲打死,地下微生物、藻類等被翻到地面,暴曬而亡。由于生存環境遭到破壞,那幾年沙蟲資源銳減。大量泥漿污水,也破壞了銀灘景區天然浴場水質。
竭澤而漁的方式,嚴重破壞了灘涂生態鏈。不加治理,何以向子孫后代交代?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出臺文件,將“使用高壓水槍進行捕撈作業”列入禁止使用的捕撈方法。2016年8月23日,北海檢察機關首次對高壓水槍非法捕撈沙蟲人員提起公訴,2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1年5個月。
這次審判,載入北海史冊。它是廣西首例因使用高壓水槍捕撈沙蟲而被審判的案件。一夜之間,北海灘涂似乎安靜了許多。
然而還是有人心存僥幸、鋌而走險。2018年12月23日晚8時許,白虎頭村灘涂上,一群人趁著夜色,使用高壓水槍挖沙蟲。銀灘管委會海洋與漁業綜合執法大隊教導員董金平接到舉報后,立即帶人前往。
聽到灘涂上機器轟鳴,董金平毫不猶豫沖了過去。30多名違法捕撈人員準備逃往馮家江航道中。見執法人員人數少,他們竟操起鐵鍬、木棍沖了過來。后背一陣劇痛,董金平伸手一摸,滿手是血,但他沒有后退。幸好,增援的執法隊員和公安干警及時趕到。
是的,保護沙蟲,沒有退路可言。北海決定,一抓到底,絕不手軟!而今,高壓水槍挖沙蟲現象,已在北海絕跡。
這只是灘涂保護一個縮影。
相比高壓水槍挖沙蟲,有一種叫魚箔的捕撈方式,對生態危害更嚴重。魚箔,由長帶形漁網、插桿、網囊或簍等組成,一般高5米,寬數百米。非法捕撈人員趁半夜退潮,在灘涂上打樁,樁上拉網。漲潮時,海水沒過漁箔,魚蝦隨潮水往岸邊游。退潮時,漁箔便會將魚蝦全部攔下。因網目尺寸小,這種捕撈方式對海洋生物生存造成很大影響。
“由于捕撈‘收獲’大、見效快,魚箔捕撈一度十分猖獗?!编嚺嗔钦f。2018年6月開始,銀海區嚴厲打擊魚箔捕撈,經過半年多整治,灘涂上漁箔被清除干凈。這一困擾灘涂10余年之久的非法捕撈方式,終于得到有效治理。
慢慢地,北海灘涂,恢復了安寧。
沙蟲們,鉆進鉆出,給游人驚喜。
護灘涂,要盯岸邊和城市!
“灘涂安寧,只是第一步?!?/p>
在北海市委書記王乃學看來,海洋生態是個系統,灘涂保護也是系統工程,要盯著岸邊和城市。
有時候,生態威脅來自岸邊。2016年下半年,有媒體曝光,北海下轄的合浦縣境內公館鎮、閘口鎮、白沙鎮等鄉鎮海岸邊上,留下一個個巨大的坑。附近道路被運石車壓壞,村民出行難。
合浦屬典型喀斯特地貌,石場放炮,把溶洞和石縫震大,導致大量蝦塘出現漏洞,蝦苗盡逃,漁民損失慘重。慢慢地,一些坑向海灘延伸,灘涂生態受到破壞,紅樹林和沙蟲危在旦夕。
痛定思痛,壯士斷腕。違規采石場、碎石場很快被拆除關閉,對礦坑的生態修復也隨即展開。閘口鎮新平村開始利用4個礦坑,探索發展濱海旅游休閑漁業。閘口鎮、白沙鎮和公館鎮10個采石場內,國家海洋四所利用礦坑進行生態水產養殖?!吧鷳B”二字,深入人心。
四周泥地種了花草樹木,壓爛的道路修繕一新。如今這些坑搖身一變,成了人們休閑垂釣、觀光旅游、漁業體驗的地方。
有時候,生態威脅來自城市。原因顯而易見:城市水域污染,必將影響下游灘涂。
馮家江,自南而北穿城而過,是北海主城區最大水系。它上游連接鯉魚地水庫、鐵路明渠和三江明渠,下游出??谥边_金海灣紅樹林國家保護區和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
在馮家江大橋旁,記者看到,一條紅色塑膠步道蜿蜒在草地和樹木之中。步道一側,是蝦塘改造的人工生態池,另一側是翠綠的紅樹林和清澈的馮家江。步道上,市民散步、聊天,享受碧水藍天。
這般美麗的馮家江,原來曾是黑臭水體。
以前,馮家江主要污染源片區沿線共有363個排口。兩岸近2000畝蝦塘,24個養豬場。光養殖場每天污水排放,就達4.5萬噸。
馮家江江水水質一度惡化,城市“綠肺”功能退化,出海口附近紅樹林和銀灘,生態環境受到極大影響。2014年,銀灘東區紅樹林,因受滸苔和團水虱侵害,出現局部死亡。
北海人意識到,江水如不及時治理,不止市區惡臭,還將毀掉銀灘、毀掉紅樹林,而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海洋生態環境的標志生物——沙蟲,更難存活。
要修復生態,首先得治理污染。“馮家江濕地生態治理項目”啟動了。北海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承接了這個項目。董事長萬成仁介紹,項目在渠、庫、江兩岸埋設30公里截污管線,布置調蓄池收集雨水和污水,全部輸送到紅坎污水處理廠和北海首座再生水廠——大冠沙再生水廠進行深度處理。
項目完成后,每年將減少1650萬噸污水排放、清除淤泥54萬立方米。蝦塘被清理后,每年將減少主要污染物1366萬噸。屆時,馮家江沿線污染源將有效消除。
目前,北海把馮家江流域劃分為不同功能區。在濕地公園合理利用區,打造出的開放空間方便了市民游憩。一到傍晚,附近村民經常來到公園沿江濱步道散步。
“以前又臟又臭,現在水干凈了,環境漂亮了,多了個散步的好地方?!鼻鸀炒迩详牬迕窳謴V就感慨,江口的金海灣一帶,沙灘紅樹林長勢也變好了。
抓長久,須改變發展思路!
如今,北海人悟出了綠色發展的新思路:“銀灘”二字,意味著景色之美;“灘涂”二字,暗含著生態和諧。要使景色、生態可持續,必須改變發展思路。
曾經,周邊城市上了煉油、鋼鐵等大項目,北海也急于此道?!跋劝呀洕偭孔龃?、財政做強”的聲音,不絕于耳。環境為工業讓路的想法,曾一度占據上風。
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考察。他指出,保護珍稀植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
自此,“生態立市”定位,給北海長期以來的爭論畫上句號。
當年7月14日,北海印發《關于推進生態立市的行動方案》。方案提出,“零容忍”對待破壞生態行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北海的生態。
很快,北海對潿洲島、沙灘、紅樹林等立法保護,劃定海岸線300米控制線,在控制范圍內臨海一線未出讓用地不得建設居住、工業倉儲性質建筑;大力推進合浦采石場“天坑”生態修復;整治改造馮家江濕地,修復濕地生態系統;實施水環境治理三年攻堅戰和南流江流域環境整治項目……
生態優勢金不換,成為廣泛共識。北海最大的優勢,正是生態。這里海岸線長668.98公里,灘涂、港灣、河口眾多。因為生態良好,布氏鯨時來造訪、停留,北海成了“鯨城”。
思路一旦確定,往往意味著取舍和抉擇。一個小漁港的改造,即說明了一點。
上世紀70年代,銀灘尚未旅游開發。為了停船方便,漁民肩挑擔扛,在銀灘上挖出106畝小漁港。90年代后,污染問題出現。此外,它將銀灘硬生生“砍”成兩段,破壞了“灘長平”特點,改變了附近洋流走向,石英砂因失去海浪沖刷逐漸黯淡,一些景觀和生態遭到破壞。
2019年10月,“銀灘中區岸線生態整治修復工程”啟動,邁出了改造小漁港、恢復銀灘岸線生態的重要一步。
起初,漁民對小漁港改造十分抵觸。如何解決?一方面,入戶做思想工作,讓漁民認識到,小漁港改造是造福子孫后代工程。另一方面,為漁民轉產轉業和漁船安置謀劃后路。漁民可把漁船停到附近僑港漁港和電建漁港。愿意轉產轉業的漁民,根據意向,有的安置到銀灘景區內經營遮陽傘出租業務等,有的引導他們一起成立海上摩托艇公司,為游客提供摩托艇娛樂服務。
這樣一來,既解決了漁民“上岸”后就業問題,又解決了之前銀灘景區內摩托艇違法經營問題,一舉兩得。有了漁民的支持,小漁港改造工作得以推進,銀灘也變得更美。
如今,藍天碧海,紅樹銀沙,群鷺齊飛,沙蟲肥美,紅樹林生機盎然。這背后,都寫著定力二字。
為北海人民、為天下游客,打造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示范城市、宜居旅游城市,這是北海的方向。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北海正竭力把生態建設推向前進。
編輯:楊嵐
關鍵詞:北海銀灘 灘涂 沙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