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聞“汛”而動排隱患 一線守堤保家園
江西生態環保鐵軍勇于戰“汛”敢打硬仗守護群眾安全
今年7月以來,江西省在遭遇強降雨襲擊之后全面進入汛期,境內多條河流先后超警戒,多站點水位超歷史,尤其是鄱陽湖水位突破歷史極值,達到鄱陽湖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最高位。
7月11日,江西省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全省防汛工作宣布進入戰時狀態、關鍵時候。江西省生態環境系統應時而動,克服困難做好汛期的防范環境風險排查工作。同時一批批生態環保鐵軍志愿者奔赴抗洪搶險一線,勇于戰“汛”。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加入到確保全省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戰斗中。
不畏艱險排除汛期環境隱患
7月9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印發通知,要求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全力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抗洪搶險救災工作。7月14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徐延彬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汛期環境監測應急處置和安全保障重點工作。
7月15日-16日,徐延彬深入南昌、景德鎮,就汛期生態環境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調研督導。7月18日,徐延彬來到九江市湖口縣、濂溪區等地,看望慰問值守責任堤段的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調研督導企業汛期環境安全管控工作。
在江西省生態環境廳主要領導密集督導的同時,廳相關處室單位也緊盯災情比較嚴重的地區,緊盯尾礦庫、危險廢物處置點、污水處理廠等重點部位,做好應對汛期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準備。各地生態環境局也積極跟進,嚴守汛期環境安全。
南昌市生態環境局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要求,人員、車輛、通訊、儀器時刻保持臨戰狀態。對7月8日因強降雨造成排水嚴重困難的方大新材料(江西)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第一時間派出人員指導啟動環境應急預案,嚴防生產廢水混入雨水排放外環境。
受汛情影響,景德鎮市西瓜洲污水處理廠于7月8日晚全部停產,經相關人員積極搶修,現已全線投入運行,恢復12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在此期間,污水處理廠出水均達標排放,并將脫水機房污泥和污泥車及時轉運至高處,未發生泄漏。
湖口縣生態環境局緊急排查沿江17家企業83個地下水監測井、取水井。截至7月14日晚上,所有冒水的監測井、取水井均按水利專家要求采取了應急措施。
不懼艱苦奔赴一線防洪救災
“我志愿加入青年突擊隊,堅決聽從指揮,堅決執行紀律,堅決完成任務……”7月20日上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第一批10名防汛救災突擊隊員出征前鄭重宣誓,隨即奔赴九江市都昌縣土塘鎮,馳援防汛救災一線。
短短一天時間,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機關和直屬單位就有83名男青年主動報名參與到抗洪一線,全省各地防洪大堤上也涌現著一批批生態環保人的身影。
共青城生態環境局成立了“黨員防汛應急小分隊”,全體黨員干部晝夜奮戰,嚴防死守,先后清理泡泉滲水30余處,排除險情10余次。
彭澤生態環境局防汛人員在巡堤查險過程中發現滲漏點5處、地下監測井倒流1處。在相關專家指導下,對發現隱患點進行開溝導滲、碎石填壓,層層推進,有條不紊。
廬山生態環境局全體黨員干部拉網式巡堤及時發現兩處堤腳滲水,并得到妥善處理,有效排除隱患。
上饒市鄱陽生態環境局局長沈德春帶領工作人員克服道路被淹的困難,趕到響水灘鄉參與抗洪救災工作。
吉安市新建生態環境局抽調30多名黨員及青年骨干組成“南昌市新建生態環境局抗洪搶險突擊隊”,分組輪流交替赴昌邑鄉駐扎防汛點,有力支援了救災工作。
不計風險逆行守護環境安全
“1998年,我參加了九江決堤抗洪搶危,在堤上住了半個月,積累了一些抗洪經驗。今年看到長江九江段和鄱陽湖發生特大洪水,我非常焦急。廳黨組讓我擔任青年突擊隊長,我一定不負組織的信任。”今年51歲的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科技與財務處二級調研員段國坤談到這次帶隊赴都昌抗洪時說。
水災嚴重的地市生態環境干部積極沖到最前沿,不怕苦不怕累,與軍民同奮戰。
“衣服沒有一寸干。”余干縣生態環境局吳新勝一邊拿著鐵鍬加固堤壩,一邊同身邊的隊員說道。自入汛以來,余干縣連續遭受強降雨襲擊,水位節節攀升,鄱陽湖已超有歷史記錄最高水位,防汛形勢日趨嚴峻,全縣吹響了抗洪搶險救災集結號。
7月13日晚上9點,接到防汛抗旱指揮部任務命令后,余干生態環境局抽調8人迅速組建搶險突擊隊,第一時間開赴現場。全體隊員分成兩組,三班倒24小時進行巡堤加固工作。隊員們在抗洪一線嚴守大堤,遵守嚴明的工作紀律,贏得了防汛現場干部群眾的點贊。
嚴峻汛情發生以來,江西省生態環境系統以“汛”為令、聞“汛”而動,以“積極迎戰”“主動參戰”“敢打硬仗”的戰時狀態,全面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竭盡全力保障好人民群眾環境安全。
編輯:秦云
關鍵詞:生態環境 群眾安全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