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土陶村靠“土陶”走上致富路
□本報全媒體記者鄒懿 井波 拍熱扎提·阿不都攝影報道
6月19日,英吉沙縣芒辛鎮恰克日庫依村村民依麻木·艾力燒制的一窯作品剛剛出爐。作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依麻木仔細檢查,杜絕有瑕疵的作品被當成商品。
恰克日庫依村是個城郊村,交通便利,村里有著1000多年的土陶制作歷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因而得名“土陶村”,并獲得“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稱號。
土陶制品一直是喀什地區百姓的生活用品,近年來逐漸變成旅游紀念品,頗受游客的喜愛。走進恰克日庫依村,“泥巴”元素撲面而來,每家每戶的外墻都抹有一層泥巴。土陶展覽館內,各種作品琳瑯滿目,就連村里的土陶人大舞臺屋頂都是一個泥燒制的大陶罐造型,引人注目。
借助土陶村的“名村效應”,縣旅游部門把土陶產業作為提升該村旅游品質的重中之重,村民吃上旅游飯,走上脫貧路。
村黨支部書記凱薩爾·喀斯木介紹,通過開發土陶旅游項目,打造各具特色的土陶產品,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賞選購。土陶產業輻射帶動了村里的餐飲、水產養殖、垂釣、農家樂等,村民就近就業,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6戶768人,目前已經脫貧110戶540人。去年全村人均收入8842元,旅游收入占到60%。
“目前,村里準備建設土陶手工坊,讓更多村民通過土陶、通過旅游,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凱薩爾說。
關鍵詞:土陶村靠“土陶”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