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公益資訊 基金會 公益人物 社會責任

首頁>公益>社會責任

聞“汛”出擊——記全力救援南方洪澇災區的公益組織

2020年07月28日 09:34 | 作者:趙瑩瑩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連日來,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強降雨天氣,引發洪澇災害。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面對日益嚴峻的抗洪形勢,多家公益慈善組織和民間救援力量迅速啟動救災響應機制,義無反顧地展開緊急救援行動,筑牢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守護墻。

安徽六安水災救援(綠舟供圖)

安徽六安水災救援(綠舟供圖)

“當時他正抱著洪水中的一棵樹”

入夏以來,我國南方面臨洪災考驗。

早在6月初,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即啟動了南方水災救援行動,派遣平瀾公益救援隊,攜手廣西心香公益社工服務中心、重慶青年助學志愿者協會等,赴安徽省六安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市、四川省冕寧縣等地開展救災工作。

“才出六安,又趕赴廬江,今晚應該又是一個通宵。”7月22日,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英頡的微信朋友圈,顯示他正帶隊沖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當天,平瀾公益救援隊在完成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固鎮水災救援任務后,緊急趕赴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連夜搜救被困民眾。

晚間,當救援隊與消防一起準備連夜轉移被困群眾時,水位仍在持續上漲中。據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珂回憶,“當時同大鎮水位上漲得很快,6米多高的電線桿,只有1米多還露在水面上,平均下來水有4米多深。”

如王英頡所言,經過又一個不眠夜,被洪水圍困村莊的絕大多數居民都已經疏散撤離。23日清晨,前方救援隊員駕駛救生艇到達了一處因地形和建筑原因形成的急流,隊員們用擴音器呼喊著“有沒有人需要幫助”,就在他們關閉發動機傾聽的間歇,隱約有呼救聲傳到王珂耳朵里,其間還夾雜著養殖戶家中跑出的鴨子和鵝的叫聲。

“呼救的位置距離我們大約三四百米,樹枝多且密,搜救人員一度只能聽到聲音,卻找不到人。”王珂描述說,求救者就像藏在了樹里面,直到他們扒開樹枝,才看到一位老人抱緊樹干,身體已經有些發僵,他們急忙把他拉上救生艇。

據獲救老人說,天亮后,他游泳出門找食物,但很快就體力不支,幸好及時抱住了一棵大樹,這才沒有被水沖走。直到救援人員到來將其救下,老人已經在水里泡了兩個多小時。

“當時他因為長時間泡在水里,已經有失溫的癥狀。”說起當時的情況,王珂有些后怕,“雖說現在是夏天,但在洪水中,人的體溫會下降。如果再晚一點兒發現的話,老人的情況將很危險。”

萬幸的是,獲救老人除幾近失溫且受了些驚嚇,身體并無大礙。隨后,前方救援小組又轉移出兩名被困群眾。

記者了解到,平瀾公益救援隊在廬江的搜救行動一直持續到23日下午,轉移民眾50余人。根據需求,他們將持續在一線開展救援賑災工作。

在合肥市廬江縣開展救援(平瀾供圖)

在合肥市廬江縣開展救援(平瀾供圖)

“我們盡己所能,永不言棄”

南通綠舟救援隊響應聯盟號召,兩車3艇6人攜帶相關裝備,于7月20日中午從江蘇南通出發,向固鎮挺進。

因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六安市部分河道上漲倒灌。晚上8點左右到了固鎮,隊員們發現災情遠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他們來不及吃一口飯就立刻投入到湍急的水流中。當天的救援工作持續到深夜11點多,轉運受困群眾150余人。

哪怕已累得筋疲力盡,吃喝只有瓶裝水和泡面,心急如焚的救援隊員還是在次日早上7點就趕到了固鎮六合村,那里還有被困待援的村民,他們中大多數是留守的老人和兒童。

轉運過程中,一名婦女攔下了救生艇,想跟船去尋找患有癌癥晚期的老父親。當時巷子里面船進不去,巷口還有一輛三輪車堵著。

評估現場,救援總協調王海峰考慮到水流太急,安全性不高,奈何婦女哭訴家中斷電斷水已經兩天,父親救命的藥也用完了,她哀求救援人員想辦法救出兩位老人。

“說實話,那時內心挺糾結,因為現場情況實在太危險了。可人心都是肉長的,救人最重要。”看著婦女一直無助地哭泣,王海峰和隊員商量了一下救援方案,他們用繩子把船固定,王海峰在船上掌舵、控制船體。

由于水下有很多障礙物,不能使用動力,只有涉水慢慢移進去。艇上的隊友下船后,水一下淹過了脖子。待救老人住的房子是前后樓,中間是天井。患病老人無法下水,救援人員給他們穿好救生衣,從后樓陽臺上用梯子搭到前樓樓頂,穿過天井,帶著一家三人一點點爬出來,再在前面樓頂用繩子一個個把他們吊放到船上。在經歷了一個多小時的救援后,一家人被安全送到集合點。

“救援難度太大,完全超出想象。”王海峰說,面對險情如果再選一次,他還是會和隊友一起把老人救出來,“在生命面前,我們盡己所能,永不言棄。”

“團隊協同作戰,調度得當,哪里需要幫助,哪里就有綠舟人。”北京綠舟應急救援促進中心主任李峰告訴記者,南通綠舟救援隊、余干綠舟救援隊、鉛山綠舟救援隊等應急力量均參與了此次南方抗洪搶險。

烈日灼灼,氣溫高達35℃,不見一絲陰涼的江西余干白馬橋鄉大堤上,余干綠舟救援隊的隊員們裝沙袋、扛沙包,加固堤壩。正午時分,多名隊員出現頭暈、惡心、暈厥等中暑癥狀。但大家沒有退縮,反而喊出“倒下的休息,站著的繼續!”

與此同時,南通綠舟應急救援隊還轉戰江西洪澇災區,順利轉移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愛民村、藕塘村和龍口村受困民眾,運送生活物資,并為災區群眾普及災后防疫知識。

完善機制實現精準化救援

“我們有鏟車、有鉤機”“我們有皮劃艇”“我們有沖鋒舟”……7月23日上午,邯鄲6支民間志愿者救援隊在抗洪搶險救災動員會上“亮家底”“表決心”“共謀劃”。他們組成2020防汛搶險救災志愿者聯盟,資源提供給聯盟共享:“發生險情時,誰的隊伍距離近誰就先到,小事故單隊去,大險情一起上。”

“這是我國民間公益救援的一個縮影。”李峰向記者介紹了“綠舟”這些年面對災害救援時的專業操作。每次接到求助,由她和其他6名成員組成的執委會首先進行決策評估。諸如影響到了多少人?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情況如何?如果決定前往,馬上召集報名,在自愿報名的志愿者中選擇能力匹配的。同時,跟政府部門報備,組織裝備物資,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用生命挽救生命,只有專業技能和經驗兼備,才能有效地幫助別人并保護自己。”在李峰看來,以專業化為依托,才能真正撐起義務救援的愛心之舉,“每一次救援,執委會始終在后臺調度,確保救援精準有效。”

面對災情,互聯網迅速集結起各地各方的民間救援力量。如何用好公益組織和救援隊的輔助力量,科學安全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處置?參考這些年救災的親身經歷,李峰一直期盼著一個統一協調指揮的平臺,合理分配救援力量和物資投放,在政府部門予以輔助的同時,能夠救助更多受災群眾。

發稿前記者還獲悉,正榮公益基金會于日前開通“2020年夏洪澇災害救援”綠色通道,重點支持各屬地救援隊伍開展救援的行動成本,包括項目人員的交通食宿保險等,支持方式為3萬元以內的小額資助。安徽省廣善公益服務中心、寧國義工聯合會獲得綠色通道首期支持,在寧國市、涇縣、旌德縣開展災情調研及物資轉運工作。

同舟共濟,向陽而生。愿洪水退去,一切安好。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救援 公益 民間救援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中文字幕AV在线免费看 |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日本三级2020亚洲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aⅴ | 亚洲天堂ab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