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草原之計在于“水”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政協圍繞水資源保護管理進行專題議政
“水資源不僅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草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重要保障。錫林郭勒要在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保護管理制度、科學保護利用地下水資源、統籌推進河湖生態治理上下功夫,著力構建水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政協召開常委會議,圍繞“加強水資源保護管理,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協商議政,盟政協主席斯琴畢力格再次提出新形勢下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意義。
草原之“計”在于水,“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錫林郭勒盟治水思路,委員們“了然于胸”,也使這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更好地凝聚共識。
“城鎮污水收集、回用率偏低,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造成有限的水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時存在二次污染的風險。農村牧區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剛起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任重道遠。”大會發言環節,盟生態環境局二級調研員唐曉明委員格外關注污水處理、水污染防治問題,強調統籌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管理,形成良性且長久穩定互動的格局。
“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為契機,通過互聯網、自媒體、短視頻等新興平臺,深入企業、走進學校宣傳落實節水優先新理念,探討節水用水新思路。”盟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長楊焱威委員建議,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節水氛圍,在全盟范圍內開展以“節水優先”為主題,打好以節水攻堅戰為方向的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活動。
水資源實質上分為三部分,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節水型社會”是錫林郭勒盟乃至自治區、全國深層次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城市用水’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就是馬桶、盥洗池等使用頻次高的生活必需用品水耗情況,當前不受重視,導致水資源浪費嚴重;‘中水處理回用’是當前緩解用水壓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可落實情況、普及條件不盡如人意……”說起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問題,蘇尼特左旗政協主席畢力貢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近年來,國家立項實施了青海省人工增雨補充三江水源工程項目和甘肅省祁連山補雪工程項目。錫林郭勒盟氣象局氣象災害防御中心副主任迎春委員提議,將“空中水”資源開發納入“十四五”規劃,作為解決錫林郭勒盟缺水問題的主攻方向之一,爭取國家、自治區支持,不斷加大對人工増雨工作的投入力度。
自治區政協常委、九三學社錫林郭勒盟基層委員會主委、盟政協副主席敖小孟進一步補充道:“面對當前不容樂觀的形勢,我們應該積極學習三江源等地區的先進經驗,培養授權原生環境居民作為‘管護員’,發揮本地優勢,在保護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的同時,解決就業、經濟發展、扶貧轉型等剛性矛盾,‘一石二鳥’,融合發展。”
水資源,又一次得到了它本該享有的珍惜與重視。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水資源 草原 錫林郭勒盟 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