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要聞

將科技教育帶入學生課堂

2020年07月31日 12:21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重視科學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當下,對青少年進行科技教育,培養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和愛好,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增強青少年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要求和使命。

科技賦能基礎教育發展新力量

科技創新時代呼喚科技創新教育。近期,成都一所民辦教育機構天立教育推出的科技課程備受關注。據悉,這一科技課程是以科普教育為基礎、人工智能為核心、航天科技為突破口,多種教育模式協同,貫穿整個 K-12 學段。

“科技引領未來,誰掌握了前沿科學技術、誰更具創新能力,誰就掌握了未來的主動權。學校一貫重視科技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天立教育董事局主席、CEO羅實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

天立學校航空航模課程

天立學校航空航模課程

在具體談到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時,羅實說,科技課程由人工智造、航空航天、自然科學三個板塊構成,以科技比賽和科技活動兩大方式作為“雙臂”助推,營造科學文化氛圍。在實踐應用中,天立教育各學區分別開啟了人工智能、3D打印、機器人、創意設計制作、航模、生物STEAM、自然探索、研學科技等TLI課程的校本化實踐。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為科技課程體系服務,天立在遵義天立學校投入大量精力物力打造天立愛創新科技中心,配備最新教學設備,為人工智造、航空航天、自然科學三大課程板塊提供充足的教學空間,開發學生對科學、科技的探索興趣。

培養青少年科技英才,僅靠學校力量還不夠,還需要充分發揮科教聯合的力量。羅實說,“我們的航空STEAM課程是在中國航空學會指導下,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普課程研發團隊合作研發的。此外,我們還積極與大疆創新、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集團在人工智能課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為營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圍,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天立教育在旗下各學區(校)所有在讀小學、初中、高中學生范圍內舉辦了第一屆“天立杯”人工智能創新大賽。豐富多彩的活動、扎實有效的舉措,為一批批熱愛科學、樂于實踐、勇于創新的青少年埋下了科技的夢想種子。

天立學校機器人課程

天立學校機器人課程

“學校開展科技教育是促進青少年知識的增長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我們應該加強對科技教育的重視,引領學生對科學產生足夠的認識和興趣,在科技活動中,應該始終把樹立和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作為對學生進行系統思維訓練的首要環節,培養自我探索發現知識的新天地。”羅實表示。

堅持創新發展 致力名校之路

一家民辦教育機構能把科技教育真正帶進課堂,其成功的基礎源于天立教育“做中國基礎教育的創新者和引領者”的定位。

天立教育成立于2002年,歷經18的創新與發展,陸續在四川、山東、河南、貴州、云南、甘肅、內蒙古、江西等地創辦了36所天立學校,其整個教育課程涵蓋從幼兒園到高中四個學段。2020年9月開學,天立教育在校生人數超50000人,教職員工達7000余人。

“天立教育的發展始終秉承堅決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傳承與發展古今教育思想,融合中西方的教育理論,應用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主的新技術、新方法,以及變革教育教學組織形式,逐步形成獨特的天立教育體系。”羅實表示。

羅實說,天立的教育模式是基于全人教育的理論,為0-18歲的孩童及家庭提供一整套教育解決方案。在早教和幼教階段,大力開發“體驗式”游戲和活動;在小學階段,力推“項目式”探究學習;在初中階段,強化生本課堂,同時側重鼓勵孩子批判性思考;在高中階段,根據學生天賦特質進行職業生涯引導,突出成長三通道:國內高考——重點院校;藝體專業——專業院校;國際課程——出國留學,讓每位天立學子升入國內外重點高校,并找到適合自身的成長方向。

據悉,天立教育還是目前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建筑設計研究院、教育教學研究院和教育科技研究院三大研究院的教育集團。建筑設計研究院匯聚了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頂尖專家人才,主要職能是深入研究學校的功能和性能,結合中國及當地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國內國際現代科技等,形成具有中國建筑特色的學校。教育教學研究院通過教育科研研發適合各個學段學生健康成長、個性彰顯、科學實用、獨樹一幟的課程體系,真正為青年學子的未來幸福生活奠定基礎,這是教育本真的呼喚,也是天立踐行教育公益的落腳點。教育科技研究院則匯聚了國內外教育科技研究大咖,主要從事現代教育科技服務研究,以及引領教育教學的應用研究。

羅實認為,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命題。民辦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如今已經成為推動我國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家政策規范引導下,民辦教育更是在實踐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天立教育作為民辦教育的先行者,在堅持中尋求創新,在創新中尋求突破。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教育產業也迎來了創新發展的新需求。未來,天立教育將積極發揮民辦教育的自身優勢,與公立學校共同推動多元教育的變革。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教育 科技 天立 創新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视频二区 |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色吧日本一美国在线视频 | 日韩成人AV片在线观看 | 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