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由“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轉變
———河北省臨西縣政協圍繞落實河長制、發揮河渠作用協商議政
人民政協網8月5日電(記者高新國 通訊員李志永)7月31日,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政協召開雙月協商會議,圍繞落實河長制、發揮河渠作用協商議政。
“農用化學品使用偏多,造成地下水污染。畜禽糞污利用率低,導致河渠污染。”市、縣政協常委張忠斗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建議,推廣綠色種植和先進實用技術,積極推廣種養一體化、農牧結合、綠色循環發展模式,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
縣政協常委劉玉香建議創新設立垃圾回收兌換超市,村民可將農藥瓶(袋)、農用殘膜等有害生產生活垃圾在兌換超市中兌換相應票據,憑票據可在政府指定合作商店或超市兌換生活物品,防止各類生活垃圾入河,實現資源節約、環境治理的雙重提升。
擔任過20年村支部書記,也是村級河長的政協委員盧力俊說:“河道治理管護可以采用‘縣治理、鄉村管’方式,由縣主管部門整治綠化,達標后交由流經的鄉、村實施‘屬地管理’,具體負責堤岸的綠化管護,收益由鄉財政代管,專項用于河道治理。”
蘇月作為負責聯系鄉村政協委員的鄉黨委副書記提出,鄉、村兩級探索成立河長協會,定期組織治水經驗交流活動,逐步實現由“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轉變。
“落實河長制不僅僅是一種責任,最終目標是把河道打造成為一條安全線、生態線和風景線。”縣政協主席張玉寶表示。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政府治水 全民治水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