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凝聚起“愛青島”的強大力量
——青島市以“三我”活動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
7月24日,青島市政法委邀請市政協委員座談,大家談論的是今年3月由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點題、市政法委牽頭發起的“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以下簡稱“三我”活動)。“三我”活動目的是為了不斷暢通老百姓反映問題的渠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把市民訴求解決在實處。
活動開展中,老百姓可以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媒體、政府信箱和市信訪局等多種渠道,以“只聞聲不見面”的方式反映訴求;有關部門、單位將收集的問題按規定程序轉至相關區市、部門和單位辦理,辦理單位依職責對獨立承辦事項直接向群眾反饋;媒體方面結合實際,適時對群眾反映事項的辦理情況進行批量公開反饋。針對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和建議,有關部門和單位需適時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形式進行集中回應。
“聽說市里發起‘三我’活動后,我很擔憂。”起初,青島市政協常委王靜怡為這場活動捏了把汗。
“市里剛提出來的時候,我們也感覺等于在社會上點了個‘炮仗’,要是大家紛紛給政府部門提意見,后續還能駕馭得了嗎?”活動初期,青島市政協委員、市政法委副書記郝偉的內心也很忐忑。
活動開展后,相關單位通過規范民生傾聽渠道,建立起受理、辦理、反饋、監督“四位一體”的完備機制,大家擔心的問題不但沒有發生,“三我”活動反而成了新時代青島社會治理的“新名片”。截至7月初,青島各部門共受理關于“三我”活動的訴求81.99萬件,投訴類來電辦結率達到97.66%。
“老百姓紛紛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即使有些言辭激烈一點,我們也照單全收、躬身反思、用心解決。”活動以愛青島為前提,有不滿是現實,要說話是渠道,青島市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陳金國表示,希望聽聽政協委員的親身感受。
“‘三我’活動就是為了凝聚‘愛青島’的力量。”陳小松委員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難免會產生一些情緒,針對活動初期老百姓多是“吐槽”而沒有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情況,他建議加以引導和規范,讓大家提出更多有助于青島發展的“好聲音”并加以傳播,講出更多情系青島發展的“好故事”,讓青島在傾聽民聲、解除民憂中更好發展。
在這次活動中,李秋航委員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青島開放發展的氣息,她認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關于城市發展中不如意的地方,老百姓最有發言權,要進一步暢通渠道、敞開大門,把市民訴求解決在實處。
“能否請政法委領導帶頭走進民營企業給我們‘站臺’,這樣會帶動很多政府部門走進企業。”孫思波委員向市政法委領導發出邀請。郝偉直接留下微信說:“您這個提議很好,會后咱們好好溝通。”
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表示,市政協將積極響應市委號召,在全市政協委員中開展“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主題履職行動,深入開展“我為青島提案、我為發展獻策、我為群眾辦事、我為雙招雙引出招、我為城市形象建言”活動,融入大局、務實推進、全員行動,營造“燃燒激情、建功青島”的良好氛圍。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活動 青島 凝聚 愛青島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