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應慎之又慎

2020年08月10日 10:23 | 作者:趙爽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隨著高考的結束,全國各地的考生陸續進入填報志愿的環節。而最近關于高考及后續填報志愿的幾則新聞頻頻登上熱門,諸如“省文科狀元白湘菱無緣清北”“南京一中為低分高考認錯”等引人深思。

高分考生無法被“雙一流”高校錄取引得眾人嘩然,這樣有悖常識的新聞引發了人們對高考改革的思考。江蘇作為高考改革“先鋒”,被本地考生戲稱“十年五改”,自嘲久經“考”驗,其中的無奈可見一斑。白湘菱無法進入部分名校皆因她的選測歷史成績評級為B+,按江蘇今年高考制度來看,只有同時滿足高考總分和兩門選測評級才可被錄取。白湘菱雖是個例,可其背后還有無數受高考改革影響的考生面臨相似境地。有如白湘菱一樣因為選測評級不達標,空有高分而入不了名校的考生;也有考生選測兩門A+,卻因為總分不達標被名校拒之門外。這些考生的個人素質都不差,如果放在江蘇高考改革之前,憑借總分都可以輕松考入比現在更好的學校。

高考恢復至今已有43年,仍舊是廣大學子改變命運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為國家培養、選拔人才的重要渠道,所以高考改革更應該慎之又慎。高考制度的一個微小變動,都有可能影響無數學子甚至家庭未來數年的發展,也許制度的變革最終會帶來更公平、更合理的選拔結果,但是變革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卻不應該由廣大考生的未來承擔。

無獨有偶,在高考成績出爐后,江蘇南京某中學校門口就被高一、高二的學生家長圍堵了,家長們喊著“校長下課”的口號,蓋因不滿高考成績。奔著“北清交復”的考生卻無一人考上清華、北大,畢業生中只有一名被復旦大學錄取。而采用“衡水中學模式”的南京另一所中學的畢業生成績遠超該中學,憤怒的家長將原因歸咎于南京該中學開展的素質教育。整個南京都在做“素質教育試點”,根據要求,學校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憑成績分班,不許學生書包里有卷子和課外輔導書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同學校的素質教育落實程度不同,但高考過后,成績說明了一切,課外拓展的內容再多、學生減負的越多都比不過最終的分數。

面對激憤的家長,該中學隨后“認錯”,在《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中回應將延長晚自習到10點、加強尖子生培優等,令人唏噓地昭示了素質教育在高考這個硬性選拔考核面前的無力。學生何嘗不想要豐富多彩的青春,家長也希望看到孩子快樂成長,而不是整日埋頭在題海中苦讀。但推行素質教育應該切合實際一步步推進,僅僅依靠一些不切實際的“死規定”達到表面的減負、素質拓展不僅沒有完成教育的內容,甚至會影響學生應對高考。

校長“認錯”、省高考狀元進不了清華北大、高考改革“十年五改”……類似現象令人迷惑。素質教育、高考改革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推行過程中反復、草率、不切實際的舉措對考生乃至整個教育事業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希望教育部門能更加謹慎推進改革,讓每位學生都能通過努力在未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高考 考生 改革 成績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内精品综合 | 亚洲免费一级字幕 |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在线专区 |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