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政協搭臺助力“欽品入灣”
人民政協網8月11日電(記者 林儀)8月10日,近百件萬里挑一的坭興陶精品首次集體在廣州亮相,為粵港澳大灣區增添了一份文化的魅力。這是廣西欽州市政協和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在廣州聯合舉辦“欽品入灣——廣西欽州坭興陶精品展”,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引企入桂委員行動”的重要舉措之一。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是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近年來,欽州市委、市政府依托毗鄰大灣區優勢,將“灣企入欽”“欽品入灣”作為重要抓手,碧桂園、光大集團、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等一批廣東知名企業扎根欽州,欽州坭興陶、欽州大蠔、靈山荔枝、浦北香蕉等特色農產品紛紛搶抓機遇主動融入大灣區,欽灣兩地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年初,欽州市政協圍繞經濟發展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專題協商相關部門,研究如何利用政協渠道創造平臺為“欽品入灣”、“灣企入欽”貢獻政協力量,最終敲定先后四次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坭興陶以文化使者的身份集中亮相打頭陣,拉開“欽品入灣”大幕。
6月初,欽州市政協協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坭興陶行業協會及有關企業的銷售人員組成專門考察組赴廣州實地考察。考察組發現,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對坭興陶情有獨鐘,館藏坭興陶歷代精品120余件,館內專設坭興陶專柜長期陳列展覽欽州坭興陶。于是,當欽州提出落地聯合舉辦坭興陶精品展覽后,雙方一拍即合。
欽州坭興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距今至少已有1300年歷史,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重慶榮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陶”。欽州坭興陶獨具透氣不透水的天然雙重孔結構,素有“泡茶裝食物,暑天越宿不餿”,“盛水插花,花開葉茂”的特殊性能。經過燒制過程中特有的窯變并拋光后,形成“紅器白花”的藝術效果;享有“火中求寶,一件在手絕無雷同”的盛譽,其獨特的制作工藝被稱為“中國一絕”。
欽州考察組返回后不到一個星期,陳家祠專家組相繼走訪欽州。在三天三夜中,專家組馬不停蹄,夜以繼日地工作,深入坭興陶博物館、坭興陶產業園、文化企業、大師工作室及民間收藏者家中,于“大海里”挑選出140多件作品。最后再經過陳家祠專家討論精中選精,與陳家祠館藏部分精品一起亮相大灣區。
一邊是專業團隊敬業付出,一邊是主辦方的嚴格把關。欽州市領導高度重視坭興陶這次作為“欽品”首秀大灣區。備展之初,欽州定下“高標準”要求,撥付專項資金保障。市委書記許永錁親自指導坭興陶精品挑選,市長譚丕創親自過問活動資金落實,市政協主席呂洪安垂詢展覽籌備細節和進度。從挑選精品、展覽設計到布展,時間雖緊卻井然有序。
“此次展覽與以往欽州坭興陶展覽都不同,不是一次簡單的大師作品集合,而是一次欽州坭興陶蓬勃傳承史、發展史的認真梳理。”展覽主辦方負責人說。
欽州市此次選取的96件坭興陶優秀作品,都是由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及后起之秀的精品力作,與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原有的部分坭興陶館藏共同展出,時間橫跨清、民國、一直到當代,技藝上涵蓋通雕、堆雕、填泥、上彩等多種技藝,是欽州坭興陶作為“欽品”在大灣區的一次“奢華”展示。
同時,此次展覽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舉辦,除了通過云直播“欽品入灣——廣西欽州坭興陶精品展”開幕式外,還將以云觀“欽品入灣——廣西欽州坭興陶精品展”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坭興陶的無窮魅力。展覽將持續到10月12日,歷時2個月,廣州市民及外地游客可隨時到現場參觀或云游展覽。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坭興 興陶 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