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全國政協委員丁佐宏:
結合自身優勢練好內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基于當下國際發展形勢和變局,面對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出現的機遇和挑戰,結合自身優勢,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擁有14億人口、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超大市場,潛在的經濟活力和發展余地、空間還非常大。所以,我們面對逆全球化,更要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循環,國際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使兩個循環暢通互動、相得益彰,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如何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丁佐宏表示,要做好兩點工作,一是就業,二是創新。“六保”“六穩”政策,核心在就業。企業是提供崗位的主陣地,穩就業才能穩發展。而創新則是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國內經濟供給質量,著力打通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個環節。“當前,中小微企業已經占了全國企業總數的絕大多數,是競爭性產品的主要供給者,具有機制靈活、市場應變力強等特點,讓企業的創造活力充分迸發是打通國內大循環中生產環節的重要著力點。”丁佐宏補充道。
如何服務好市場主體,盡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丁佐宏以月星為例,一方面,我們實施“一保兩免三減半”系列惠商政策,推出“環球精英競聘計劃”提供500多個崗位,策劃“火雷節”“口紅節”“花朝節”等系列創意活動,啟動“百千萬億行動計劃”等打出促進消費的系列“組合拳”,助推行業防疫復工。另一方面,圍繞經濟內循環的大方針,加大環球港和月星家居在全國的拓展布局,跨過山海關、拓展古絲路、深拓粵港澳大灣區,布局環球港和月星家居項目,發揮月星集團在長三角的品牌和資源優勢,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雙循環”將如何運行?動能在哪里?丁佐宏表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換言之就是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在上半年我國本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率先復蘇的基礎上,要趁勢而上更好發揮國內產業門類齊全、市場潛力廣闊的優勢,穩住企業和就業基本盤,降低外部沖擊帶來的壓力。在公共服務,包括醫療、教育、健康、養老進行布局,同時還應做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及數字經濟建設。同時還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供需梗阻,在提高供給質量上下功夫,不斷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丁佐宏 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