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回鄉創業6年,我其實是農民+欠債人

2020年08月19日 15:2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回鄉創業已經6年,按照王國輝的說法,目前這段時間是他人生里最艱難的幾年。

“主要是收入趕不上投入,種、養殖沒個三五年見不著效益。”過去6年里,36歲的王國輝在家鄉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上田莊村,采用土地托管的方式,承包了6000多畝山地,種上了玉露香梨、高粱、谷子,蓋起了養殖場,成為鄉親們眼中的“地主”。然而,黃土地里刨食的難令他深感壓力重重,“我其實是農民+欠債人”。

家里人阻攔 不想讓娃“土里刨食”

上田莊村是山西呂梁山萬千溝壑中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村莊,多少年來因立地條件差、干旱少雨,傳統農業只能廣種薄收,百姓多是靠天吃飯。6年前,王國輝辭掉了城里收入不錯的工作,選擇回村種地,一種就是6000畝,這成了當時上田莊村最大的新聞。

“父母一開始說啥也不同意,好不容易考上大學跳出‘農門’,為啥又回石樓這窮山溝‘土里刨食’?”王國輝的決定遭到家人的堅決反對,說老一輩已經在地里吃苦受窮一輩子,絕不能讓娃再這么活。

高脊多負重,遠山總易貧。老人口中的呂梁山石樓縣究竟有多窮?

石樓位于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山上除了石頭就是黃土,溝壑殘垣密集,能種莊稼產糧食的田地不多,25度以上的坡地占到耕地的六成。就在王國輝回鄉的那一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仍有17641戶、52954人,連續數年財政收入僅為5000萬元左右,曾被稱“山西最窮縣”。

過去,這里傳統農耕背景下的小農經濟在市場大潮的沖擊下相形見絀,農民曾一度陷入增產不增收的困境,個別地方甚至土地閑置。

“正因如此,我想突破過去傳統的種養殖模式,通過土地托管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農業生產,統一銷售、采購、管理,打造優質的本土農牧品牌。”王國輝說,選擇“逆流而上”是深思熟慮后的結果,一是看中了縣里鼓勵發展特色農業的契機,二是看好當地政府的創業扶持政策。

王國輝篤定 回村創業前景廣闊

“父母的擔憂很實際,農業生產投入大、周期長,其中艱辛有些超出我的預期,但關鍵時刻沒有回頭路。”盡管持續、漫長、高強度的人力、財力投入,令王國輝備感壓力,他說自己已經做好了5年不見回頭錢的準備。

“如果不了解農村,很難從土地中獲得收益。”王國輝說自己身邊也曾有人到農村創業,但因缺乏農業知識,不了解農村文化而告終,“我自小在山里長大,干農活兒算是好手,如今鄉村振興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回村創業前景廣闊,應該是個好機會”。

如今,王國輝的家鄉提出了在一個戰場上打贏造林與扶貧“兩場攻堅戰”的“呂梁方案”,這與王國輝回鄉種樹的選擇不謀而合,也使得他對自己正在著手實現的“農業夢”信心十足。“再有兩年玉露香梨就會達到盛果期,養牛3年后也會開始盈利,眼下雖難,未來有了產量就能確保收入”。

王國輝口中的玉露香梨,是他數千畝農田中的“珍寶”。

“玉露香梨皮薄水大特別甜,經濟效益是普通酥梨的2到3倍,最關鍵的是,它就產自我們隔壁的隰縣。”近年來,與石樓緊鄰的隰縣,大力發展“玉露香”梨果產業,早已名聲在外,在當地有“栽一畝‘玉露香’,強如種十畝田”的說法,成為該縣果農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

“我們村離隰縣地界很近,地貌相近,肯定也能種。”王國輝的論斷有據可查,公開報道顯示,山西梨果種植有傳統,除晉北、晉西北高寒山區,全省各地都有梨樹的影子,而在山西呂梁、太行的溝岔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形成了獨特的區域性小氣候環境,成就了玉露香梨的優異品質。

鄉里人點贊 勤快的月入過萬

王國輝的想法獲得了村民們的支持,在村黨支部牽頭下,他們成立了合作社,將托管地中的150畝用來種植玉露香梨,共有54戶村民加入進來,其中34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王國輝自己或借或攢投入的錢,其中還有一大塊資金得益于政府提供的創業貼息貸款、扶貧資金支持等。

“種樹必得勤照應多呵護,除了請專家指導,關鍵還是要靠自己學習、觀察。”講起怎么把樹種好,王國輝頭頭是道,一棵樹枝長在不同的部位,下一年會有啥變化,3年后又變成啥樣,是朝上長了,還是往下竄了,會不會影響別枝的養分吸收?全靠經驗判斷,就看種樹人有沒有悟性,上不上心。

王國輝說,通過土地托管,村民對于土地的投資成本大大減少,雖然現在還談不上收益,但每到秋收,附近村莊的勞力都可以來這兒打工,賺一份收入。同時,村里的建檔立卡戶也過來做事,為梨樹追肥,耕地,“農機手開一天車也能耕地15畝,收入750元,6800畝耕完需要大半個月,總計30多萬元的開銷,我們出一部分,政策補貼一部分。”

合作社成員、建檔立卡戶賈小軍就是受益人之一,他除去每年在合作社打零工能掙3000元,同時還被聘為合作社農機手,干得勤快時能月入過萬。

按照王國輝的計劃,除了種植經濟林,還要在當地打造起一片現代化的種養殖基地,今年養牛場存欄量已達30頭,隨著當地近郊休閑采摘農業的發展,預計年營業額將超過80萬元。

如今在石樓縣,同王國輝一樣回鄉就業創業的青年逐漸增多。在石樓縣人社局局長王喜平看來,產業扶貧已經成為當地脫貧的重要抓手之一,而返鄉創業的青年則是這片水域中的鲇魚,他們有一定的資金、整合能力,也有回報鄉親的熱忱,未來值得期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志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詞:我其實是農民+欠債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特一级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久久99热精品只有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99精品 | 午夜久久福利小视频 | 亚洲日本文字天天更新 |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