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tài)>資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防汛:
科技“武器”顯身手汛期哪里有強降雨?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有沒有影響?防汛物資如何調配?目前,我國華北地區(qū)仍處于主汛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如何安全度汛,保障京津冀地區(qū)的飲水安全成為重中之重。為此,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針對中線工程防汛管理重點和難點,完善防汛管理體系,加強信息化建設,以科技手段保障度汛安全,開發(fā)應用的一批“新武器”作用顯現(xiàn),為千里防汛戰(zhàn)線筑起一道牢固的堤壩。
7月21日至22日,中線工程方城段遭遇暴雨侵襲,24小時累計降雨量逼近200毫米。在此之前,方城管理處已接到中線建管局汛情預警通知:南陽地區(qū)于7月21日至22日將有一輪強降雨過程,局地有大到暴雨。
“大家迅速行動起來,雨前巡查責任區(qū),應對此次強降雨過程。”7月21日上午8點30分,接中線建管局汛情預警通報后,方城管理處工程科防汛應急專員王嘉希向員工發(fā)出通知。突出關口前移,強化防汛應急措施,主動防范強降雨挑戰(zhàn)。
入汛以來,中線工程沿線降雨較多,河南段和河北段累計降雨量最大值分別為561毫米和427毫米,分別出現(xiàn)在平頂山段澎河涵洞式渡槽節(jié)制閘和石家莊段滹沱河倒虹吸出口節(jié)制閘。“到目前為止,中線工程沒有出現(xiàn)險情,從容應對的背后,與汛情預警通知有很大關系。”中線建管局工程維護中心副主任槐先鋒說,“每次較強降雨來臨之前,中線建管局都會及時發(fā)出汛期預警通知,精準到現(xiàn)場管理處,提前主動布防,做到‘大雨未到、人員和設備先到’,從而做到有備無患。”
槐先鋒手中的“武器”是“中線天氣”App系統(tǒng),由中線建管局委托國家氣象中心專門針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防汛定制開發(fā)的系統(tǒng)。“汛期哪里有降雨,對中線工程有沒有影響,依據‘中線天氣’App系統(tǒng),可以分析降雨時段、降雨強度、雨情走勢和影響范圍,提前做出判斷,為發(fā)出預警通知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截至8月7日,中線建管局共發(fā)布7次汛期預警通知。預警通知發(fā)布后,各分局提前布防,領導現(xiàn)場值守,靠前指揮,全員備防,嚴陣以待。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防汛物資和搶險隊伍是工程安全度汛的重要保證。過去,工程沿線有多少編織袋、有多少土工膜,它們分布在什么地方,想要及時準確統(tǒng)計出來,需要花費一番工夫。
現(xiàn)在只要點開進入防汛管理App系統(tǒng),每個倉庫和備料點的物資儲備情況,存放具體位置在幾號庫哪個貨架一目了然,數量多少精確到個位,物資設備的規(guī)格、型號應有盡有。
如今中線工程172項風險項目全部納入防汛管理App系統(tǒng)。
據介紹,汛前,中線建管局還完成了涉及工程安全度汛的排水系統(tǒng)清淤、防洪堤缺口修復、水尺修復處理、防汛應急加固處理等汛前項目,具備了度汛條件。應急搶險隊伍在全線15個駐守點,駐守206人、機械設備69臺(套),保證在發(fā)生險情時能夠快速處置。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