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委員聲音
陜西省政協主席韓勇: 強化責任擔當 彰顯委員形象
對標對表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在強化委員責任擔當上著力探索、創新舉措,推動廣大委員在改革發展中擔大任、在政協工作中挑大梁,展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形象。
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齊波 攝
強化政協委員責任擔當是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中央政協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陜西省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標對表落實會議部署要求,在強化委員責任擔當上著力探索、創新舉措,推動廣大委員在改革發展中擔大任、在政協工作中挑大梁,展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形象。
一、 強化理論學習,進一步明確政協委員干什么、怎么干
一是抓集中培訓。中央政協工作會議召開之后,省政協及時組織全省各級政協4000余名委員進行集中培訓,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到會傳達會議精神、提出貫徹落實要求。二是抓日常學習。以專門委員會為依托,成立若干學習小組,組織開展經常性學習交流。精心舉辦政協大講堂、專題講座、委員讀書等活動,在政協履職通開設“陜西政協書院”欄目。三是抓知情明政。推動知情明政與委員履職的有效銜接和全面融合;召開的各類會議,省委、省政府有關負責同志堅持到會向委員講解政策、通報工作。
二、 把握國之大者,做到關鍵時刻靠得住、站出來
一是在疫情防控中為國分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省政協及時召開三級政協視頻會議,向全體委員發出倡議。二是在脫貧攻堅中彰顯作為。各級政協委員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投身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立足政協履職,連續三年圍繞脫貧攻堅開展視察調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幫助反映和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在凝聚共識中發揮作用。積極引導委員在重大政治問題和發展關鍵問題上發出聲音,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共識。
三、 創新渠道載體,堅持讓委員“當主角”、“唱好戲”
一是創新調查研究方式。把調查研究的選擇權交給委員,在選題上不設框、方式上不設限、經費上給支持,著力推動委員圍繞關心的問題開展自主調研。二是創新政協協商平臺。著力完善政協協商議政格局,今年共安排8個類型27次集中協商活動,較去年增加13次。圍繞委員關切,利用新媒體平臺開通“月度協商·邀您座談”欄目,推動委員廣泛深入參與、更高質量建言資政。三是創新民主監督形式。創新開展省市縣政協三級聯動民主監督,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脫貧攻堅等重大問題同步監督、聯動履職。四是創新聯系群眾的方法渠道。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深入推進“雙走進”實踐,在未央、灞橋、武功、漢濱、丹鳳5個縣區開展委員工作室建設試點,推動市縣政協在社區、街道、村鎮延伸工作觸角。今年年初,我們決定將每年9月21日確定為全省政協委員活動日,集中開展委員活動。
四、 強化服務管理,不斷調動委員積極性、主動性
一是強化制度約束,增強責任感。先后制定并落實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履職情況通報、常委履職報告及點評等制度辦法,全面建立履職檔案。今年,又建立了協商議政質量評價體系,填補了履職質量評價的制度空白。二是完善服務聯系,增強凝聚力。建立了主席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多層聯絡聯系制度,把常態化走訪、看望、聯系委員,當面聽取委員意見建議作為政協工作的剛性要求,不斷密切與委員的聯系。三是加強宣傳表彰,增強榮譽感。堅持宣傳聚焦委員、鏡頭對準委員,廣泛宣傳委員先進事跡和履職成績,增強委員榮譽感。堅持表彰激勵,每年全體會議期間對履職積極、成果顯著的委員進行表彰。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委員 政協 強化 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