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4G進山村 百戶村民插上脫貧“翅膀”

2020年10月10日 11:11 | 來源:重慶日報
分享到: 

一個800余戶的村子,有100戶是建卡貧困戶。

山高坡陡、信息閉塞,這樣的村子要實現脫貧和發展,談何容易。

然而,參與萬州區茨竹鄉盛家村脫貧攻堅的各級黨員干部,硬是用幾年時間,讓這個偏遠山村的百戶村民基本達到了脫貧標準。說起這幾年村里的變化,村民們感慨:是互聯網為我們這里插上了脫貧的“翅膀”!

偏遠小山村 建卡貧困戶上百戶

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后,結對幫扶盛家村的重慶移動萬州分公司總經理龍鎮宇拿到盛家村的貧困戶花名冊——全村825戶村民,建卡貧困戶100戶。

而該公司派駐到盛家村的第一書記付國臣,到村里走了一圈,留下的印象是:吃水難、用電難、行路難,產業無,人居環境差。看到這樣的境況,老付兩天兩夜沒睡著覺。

盛家村的現實情況,考驗著扶貧戰線的黨員干部。這樣一個村子如何才能脫貧?從那里入手?

脫貧攻堅不能拖、不能等,要檢驗這項工作的實效也只有一條:讓貧困村民富起來。

經過認真調查研究,茨竹鄉黨委、鄉政府和盛家村的幫扶單位認為,由于基礎條件差,盛家村的優勢資源沒能換化為致富產業;信息閉塞,也是制約盛家村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龍鎮宇召集單位的扶貧干部定下“規矩”:我一個月進村一次,解決突出問題,駐村隊員要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村民不脫貧,堅決不收兵。

電商多起來 土特產成了搶手貨

“窮根”找到了,就要對癥下藥。

近兩年,重慶移動萬州分公司對幫扶地區啟動“信息化扶貧”工程:投入600多萬元,為茨竹鄉新建9個移動基站,鋪設50公里傳輸光纜,投入118萬元打造“寬帶茨竹”,為茨竹鄉4042戶村民提供光纖到戶服務;為當地政府提供辦公網﹢云企信;為貧困戶辦理“0元購機”、惠農網等惠民業務,每年為貧困人員免資費50余萬元。

網絡暢通了,發展電商便有了基礎條件——公司支持茨竹鄉每個村建立起一個電商性質的“益農信息社”,促進當地土特產的生產和銷售。而早在2018年,公司便探索“消費扶貧”,由公司牽線搭橋引導電商為村民銷售苕粉、花生、土雞、李子等土特產。

目前,盛家村里發展了“子芬特產店”等6家電商,土特產供不應求,消費扶貧已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寬帶進村,使用電腦、智能手機的村民逐漸多起來。對此,龍鎮宇說,我們要讓手機變成農民熟悉的“新農具”,讓村民學會網上接訂單、網上購物,讓鄉村與市場的距離變得更近!

在市、區、鄉和扶貧單位的支持下,如今盛家村的住房條件大大改善,水泥道路進村入戶;村民用上了自來水和天然氣,通過農網改造村里供電穩定;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起產業:建起了1000畝晚熟季、500畝核桃、500畝玫瑰花基地。

4G進山村 山村發展有了“翅膀”

“我要看中央1臺!”9月7日正午時分,在盛家村8社老農黃良志寬大的客廳里,他拿著電視機的智能遙控板,在龍鎮宇的指點下,用語音選看自己喜歡的頻道和節目。

黃良志高興地說:“網絡是個好東西,我前不久賣了幾百公斤辣椒,收入4000多元,就是一個視頻電話搞定的。”

村民張志海對“益農信息”有著很深的感受。由于父母多病喪失勞動能力,再加上孩子上學,他曾是村里有名的“深度貧困戶”。近幾年,付國臣等人的幫助下,他發展生豬養殖,去年出欄200多頭,今年已出欄150頭,收入有60多萬元,還有50余頭待售。

“現在網絡發達,能省很多事。”他說,萬州一個肉品廠近期需要10多頭豬肉,他用視頻將養殖、存欄情況發給對方,對方很滿意,過幾天就來裝運。他今年不少生豬銷售,也都是這種“視頻下單”的形式完成的。

如今,張志海每年僅生豬養殖的收入就接近百萬元。他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對此,張志海十分感激村付國臣:“從一頭母豬喂起,發展到現年收入百萬元,我永遠不會忘記,是付書記這些年不停地拉我扶我。”

為了讓村民享受到網絡的快捷,龍鎮宇說,接下來他們將優先對盛家村等地的移動基站進行升級改造,爭取讓5G早日進村,推動當地進一步發展電商、農家樂、鄉村旅游等。

暢通的網絡信息為村子插上了脫貧致富“翅膀”,盛家村發展正當時。

關鍵詞:4G進山村 百戶村民插上脫貧“翅膀”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传媒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视频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