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資訊
受助脫貧銘記恩情 傳承幫扶延續溫暖
——記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干部王佳男
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響徹神州大地,千千萬萬的駐村干部、第一書記正以堅若磐石的意志、腳踏實地的工作,奮力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脫貧攻堅戰的生動實踐。在這支敢打硬仗的隊伍里,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干部、現任洮南市野馬鄉新明村第一書記的王佳男卻有些特殊,因為他既是脫貧攻堅戰的貢獻者,也是曾被扶貧救助的受益人,因為心懷感恩,他對扶貧工作既別有體會、更充滿了愛與溫情。
感恩扶貧牢記黨恩,薪火相傳致力扶貧
出生于1991年的王佳男畢業于中央司法警官學院,2016年考入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上大三時,吉林省法院包保幫扶王佳男所在村莊,了解到他家屬于因學致貧后,省法院幫助其解決了生活和生產困難,也堅定了一家人為美好生活奮斗的信心。大學畢業,他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考入白城中院,志在回報家鄉。工作中,他勤奮努力,嚴謹自律,積極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干部處和辦公室工作期間,他經常廢寢忘食、加班加點,盡心盡力為全院同志做好后勤保障。在實習期滿后,發展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19年初,中院黨組號召干警駐村扶貧,王佳男第一時間主動報名,要求到扶貧一線工作。因為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尚未成家,家里人未免擔心長期在農村不僅無法照料父母,還會影響其談對象結婚的問題,面對親屬阻攔,他回到家中先是跟父母賠罪,請求他們原諒兒子現在不能承歡膝下,懇求他們理解與支持。然后,他動情地跟父母說“你們撫育我長大并讓我有幸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我就要以黨為大,聽黨指揮,用對黨感恩的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先舍棄自己,家小國大。隨后,王佳男來到離白城市100公里遠的野馬鄉新明村任第一書記,開展駐村扶貧。
扎實開展幫扶工作,真心為民謀求福利
駐村開始后,王佳男帶領駐村工作隊遍訪群眾,了解村情。基于新明村實際情況,提出電商扶貧的想法,大家積極響應。于是,他利用周末時間多次來到洮南洮寶大學生創業基地,跟他們商談合作事宜,爭取到免費為新明村辦電商培訓班。2019年4月8日,電商培訓班正式開班,利用8天集中培訓村民40余人,33人獲得電商資格證書,大大提高了村民創業致富的本領。王佳男正積極向省院駐太安村工作隊學習,爭取把省院在太安村開展的眼睫毛項目引進到新明村,吸引村中大量有勞動能力的婦女參與其中務工,提高村民的收入。通過與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里研究,明年要擴大生產車間,吸納更多的村民加入其中,打造新明村的固定產業,實現帶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把群眾當做親人,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今年入冬,在78歲貧困戶夏桂芝家入戶走訪時,王佳男發現老人還沒有過冬棉衣,便利用去洮南開會之機,為老人購置棉帽、棉衣、棉褲和棉鞋,并積極同村里協商解決老人冬天取暖問題。在72歲貧困戶張鳳武家入戶走訪時,了解到由于張鳳武癱瘓在床,無法辦理社保換卡后,王佳男幾番與信用社溝通,最終信用社來了工作人員對其現場進行確認辦理。貧困戶柳樹香患有肺心癥,每年藥費較多,他與駐村工作隊員多次對其進行用藥報銷指導,同時還把患病貧困戶的用藥情況記錄在本子上,力求對每一個貧困戶的情況做到然于心。王佳男和駐村工作隊員還把自己的聯系方式制成卡片貼到貧困戶家的墻上,并告訴他們有什么事情隨時聯系。新明村駐村工作隊的扶貧事跡寫成稿件“真情入戶驅散寒冬冷冽,司法暖陽照亮扶貧路途”在白城中院公眾號上發表,這篇稿件同時被白城市政法委和吉林省高院轉載。
帶領村民創業致富,保證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
今年利用棚膜經濟轉型發展作為契機,建立黨員帶富創業帶富基地+培養農民致富帶頭人的致富模式。新明村現有四棟扶貧大棚,由于缺乏能人管理及地理位置偏遠等因素無人承租經營,駐村工作隊經過研究,王佳男和工作隊員無償墊付租金和經營中的費用,建立一個黨員帶富創業基地,用作本村村民探索致富方式的試驗田。
王佳男帶領駐村隊員和部分黨員、村干部對扶貧大棚進行翻地重整,科學設計,對棚膜經濟進行長遠設計發展。在勞動中駐村干部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早起晚睡,利用兩天的時間將800平的大棚全部翻新,并利用傳統的種植方式種上了角瓜、茄子、辣椒等蔬菜。目前黨員帶富創業帶富基地+培養農民致富帶頭人的致富模式已經完成并已開始進行今年的扶貧大棚生產發展。
積極建言獻策,時時謀劃扶貧工作
從跑市場找產業發展致富路,到考察學習拓寬發展途徑,再到帶貨到長春歐亞為村里農產品做代言等,白城中院駐村第一書記王佳男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到白城市洮北區民樂村等地進行考察、學習。通過觀現場、講困難、說做法,與駐村干部、扶貧項目帶頭人共同交流扶貧工作,實地參觀查看了各村村級扶貧項目,詳細了解了各個項目的開展情況,學習先進經驗與做法。加強產業幫扶力度,以市場為目標,做調查、想辦法、創思路,積極幫助帶動新明村走向致富路。
今年,新明村為進一步完善標兵村建設,提升村屯整體環境干凈規整的效果,計劃為村民改造大門,但由于資金不足,新明村三委一時陷入困境。針對此種情況,王佳男主動幫助想方案,積極獻言獻策,每家每戶做調查,和村干部一起算成本,盡一切可能開源節流,積極引導百姓共同參與。最后,在駐村工作隊和村三委的不斷努力下,改造大門的方案最終確定為村民自愿承擔改造任務,村里給一部分補貼完成改造的方式,新明村的村民們也為此項方案的順利敲定拍手叫好。現在,新明村的大門改造已經開始,實現了用有限扶貧資金最大限度服務村民。
在白城中院的幫扶下,野馬鄉新明村現如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修建水泥路7.19公里,實現了戶戶通,建路燈178基桿,圍墻16000延長米,全村所有土房均滅跡,實現安全住房,扶貧產業3個,年集體收入達20萬元。困難群眾的兩不愁三保障徹底解決。
扎實做好防疫工作,為村民健康保駕護航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王佳男首先在村里成立由村書記、第一書記任組長、副組長,駐村工作隊員和其他村干部任成員的防控領導小組,保證正確有序開展防控工作。其次駐村工作隊對包保的貧困戶進行排查,宣傳勸導,告訴村民正確抑制疫情。同時在新明村黨員微信群,向黨員發起號召,宣傳正確防控疫情方式方法,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帶頭做到不聚集,不走親訪友,不傳謠等。向村書記提出建議,制作宣傳標語。號召村干部挨家挨戶,利用自己的微信群,快手等進行宣傳勸導,保證本村絕不能有疫情出現。
封村防控,日防夜守。按照鄉黨委要求指導村里科學封路,在主要路口設置卡點,組織黨員干部駐守值班,駐村干部與他們一起日夜值班,對過往車輛進行排查,保證無外來人員流入本村。
組織村民,志愿服務。王佳男在村里組織號召村民加入疫情防控隊伍, 30多人加入的志愿者服務隊被分組排班,與駐村工作隊、村干部一起值班。王佳男主動捐款500元,用于給卡點志愿者買水,方便面等慰問品,并同駐村工作隊每人向洮南慈善總會捐款1000元,用于支持防控一線醫務人員。
恒有初心者,時光不欺;情系人民者,人民篤信。王佳男用感恩的初心回報著曾經被幫助的恩情,更用無私奉獻的真心傳承著扶貧路上的愛與溫暖,展現著一名新時代法院人敢于擔當的赤子情懷。
(本文作者:馬威力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法院 扶貧干部 王佳男 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