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委員讀書>要聞

解決人類食事問題的全球公共產品

——讀劉廣偉《食學(第二版)》

2020年10月19日 10:10 | 作者: 倪健民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回顧中國歷史,曾經為人類提供過許多全球公共產品,例如造紙術、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絲綢制造、陶瓷制造、茶葉種植與加工等。《食學》開篇第一頁寫到“僅以此書獻給地球村的每一個村民”足以看出作者著眼全球的視角。

全球公共產品,是面向全球人民的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不僅僅使當代人受益,未來幾代或數代人都能從中受益。中國學者劉廣偉構建的解決人類食事問題的整體認知體系,具有這樣的特征。劉廣偉在其著作《食學》中給食學下的定義:食學是研究人與事物相互關系的學科,是解決人類食事問題的學科,是研究人類食事認知及其規律的學科,是研究人類食事行為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學科。不難看出食學研究的著眼點是77億人,不是14億人。

作者認為食學有三大基本任務,第一是解決食物與肌體之間沖突,從而延長個體壽期;第二是解決群體之間的食事沖突,使社會更和諧;第三是解決人類與生態之間的食事沖突,使種群可持續。從以上三點看,《食學》研究的重點是個體、群體、種群與食事的關系。不僅是生存問題,還有和諧與可持續問題。

2015年,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一致正式通過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旨在從2015年到2030年間,以綜合方式徹底治理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吳紅波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組織制定者,他評價《食學》時說:“食學與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12項目標高度相關,食學是解決人類食事問題的公共產品。”

“人類社會食事問題不能有效地徹底解決,可持續發展就不能實現。”這是作者在《食學》書中反復提及的一個觀點。

回望人類7000年的文明,食物問題一直伴隨著我們,不肯輕易離開。聯合國成立75年以來,先后成立了三個機構應對全球的食物問題,即糧農組織(FAO)、糧食署(WFP)、農業基金(IFAD)。可見食物問題在當今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剛剛卸任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對《食學》給予了高度評價,“食事問題是威脅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要探索整體治理。食學是開啟整體解決人類食事問題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聯合國教科文總干事松浦晃一郎,非常贊賞劉廣偉構建的食事教育體系。他說:“當今世界忽視了對大眾的食教育,食學提出的食業者與食者的雙元教育結構,構建了人類食事教育的整體體系。”作者主張盡快把食學教育納入通識教育體系,認為學習如何喂養好自己的知識,與學習數學、語文等課程同等重要。作者認為人類食事教育需要兩個方面的變革,一是面向食業者的食學專業教育“從散到整”的完善,二是面向食者的食學通識教育“從無到有”的確立。

劉廣偉強調,食事問題包括且不僅是食物問題,食物問題包括且不僅是糧食問題,糧食問題包括且不僅是安全問題。作者指出人類應對食事問題經歷了單項應對、組合應對、部落應對、政體應對四個歷史階段,未來將走向全球整體治理階段,《食學》是全球治理食事問題的理論武器。

“食學是為了開展對人類食事的整體性研究,從而建立起來的完整知識體系。”劉廣偉根據《食學》中的食事秩序學而提出“食事SEB秩序”方案,以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為任務,以構建食事秩序的食學科學體系(Eatology)為理論支撐,以區塊鏈(Blockchain)等數字化科技為技術條件,是一個應對全球食事問題的數字化整體性解決方案,在聯合國2019年12月17日的“數字合作時代發展中國家政策和決策專家會議”中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

當今世界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在這次變局中崛起,正在承擔著東方文化的歷史擔當。作者提出的食學體系是解決食事問題的全球公共產品,就如同今天令國人驕傲的5G、北斗。為人類提供更多的全球公共產品,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重要標志。

建議我國科學、農業、教育等部門盡快展開對食學體系研究成果的評估,啟動在我國食事相關領域的實踐試點,諸如拓寬食政管理范圍、構建全面的食品安全體系、開展食學通識教育等,為全面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食事問題探索出整體治理方案。

(作者系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中央政策研究室原秘書長。)


編輯:羅文

關鍵詞:食事 食學 人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久久免费看少妇A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