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政策解讀 時評 人物 三同 典型案例

首頁>扶貧>資訊

寧夏:橫下一條心,確保打贏脫貧攻堅

2020年10月21日 11:15  |  來源:央廣網
分享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戰主戰場之一的寧夏,在這五年里,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自治區扶貧辦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寧夏貧困人口已從2015年的58.12萬人減少到2019年的1.8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14.5%下降至2019年的0.47%;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6818元提高2019年10415元;醫療、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化,民生保障網進一步織密織牢。

“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向最后貧困堡壘發起總攻,我們有決心、有能力確保西吉縣和剩余1.88萬貧困人口如期高質量脫貧。”自治區扶貧辦一位負責人堅定地說。

攻城拔寨,力爭脫貧路上不落一戶

“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

“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面對的是底子最薄、條件最差、難度最大的‘硬骨頭’。而在‘硬骨頭’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最大的壁壘。”吳忠市紅寺堡區扶貧辦主任呂振中說。

救護車一響,一頭牛白養;做個闌尾炎,白耕一年田;脫貧三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這些都是寧夏因病致貧返貧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這一“痛點”,我區衛生健康委聯合5部門印發《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工作方案》,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逐村、逐戶、逐人、逐病調查核實,全面摸清貧困人口的基本健康狀況、患病診療情況及醫療服務需求并納入全區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開展大病集中救治,將集中救治病種由21種擴大到34種,確定定點醫院、臨床路徑,成立了專家組、建立臺賬,開展集中救治。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服務“應簽盡簽”。

“去年,我腿部的股骨頭壞死,在醫院總共花費了8.5萬元,出院結算時,我只繳納了2500多元。”紅寺堡區紅寺堡鎮中圈塘村74歲的李有勤說,因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大部分的錢由國家承擔了。之后,他因身體不適又住進了醫院,看病共計花費1417.02元,出院結算時,繳納費用僅141.70元。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等早年前的這些民間老話,現如今,已經化作了貧困地區老百姓口中調侃的一個個段子。

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近年來,寧夏先后實施了農村危房危窯改造工程、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等“民心工程”,截至“十三五”末,寧夏貧困地區群眾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信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普遍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

如今在我區,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打通了大動脈,暢通了微循環;遠程醫療覆蓋全部貧困縣并向鄉鎮衛生院延伸,村村都有衛生室和村醫,實現了鄉村兩級機構人員“空白點”雙消除;易地扶貧搬遷8.08萬人萬貧困群眾,不僅解決了貧困群眾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還通過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從根本上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消費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等新業態方興未艾,帶貧益貧機制不斷健全。同時,全區貧困人口參保率達100%,貧困地區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8%,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已全部返校復學……

“四查四補”,確保高質量如期脫貧

越是臨近戰役的尾聲,就越要緊盯目標,不能有絲毫的松勁和動搖。

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以及疫情造成的影響,我區決定挨鄉、挨村、挨戶集中開展查損補失、查漏補缺、查短補齊、查弱補強“四查四補”,實現全區所有農戶排查全覆蓋,有效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強化動態監測幫扶,我區對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側重產業就業、社會保障和金融信貸支持,及時落實幫扶措施,確保脫貧人口不返貧、邊緣人口不致貧。

西吉縣王民鄉在開展的“四查四補”中發現,三岔村患有大病的村民馬成文家,住房面積不達標。在村委會的協調幫助下,馬成文新建的90平方米住房現已建設完工;受疫情影響,原本在福建廈門打工的紅寺堡區紅寺堡鎮河水村馬治突然失業。在紅寺堡區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的幫助下,馬治成在轄區內的建筑工地重新上崗。

銀川市通過“四查四補”補回疫情損失賬、補回“四漏”脫貧賬、補回小康民生賬、補回群眾增收賬;固原市完善“四個一”機制,“一條原則”全面“查”,“一套流程”精準“補”,“一體督戰”全力“攻”,“一本臺賬”徹底“改”。

紅寺堡區建立了“五個一”工作機制,一張作戰圖、一套工作臺賬、一個工作專班、一項監測預警動態幫扶機制、一項督導作戰機制全面落實整改。而同心縣,則緊盯短板弱項全力提升“兩業扶貧”、全力抓好“兩個結合”、全力補齊“兩基短板”。

通過“四查四補”,我區各縣(區)對所有農戶排查實現了全覆蓋,對查出的問題即查即補、即知即改,實行臺賬式、清單式管理,拉條掛賬、督辦落實、逐一銷號,解決了一大批影響脫貧質量和成色的問題,鞏固和提升了脫貧攻堅成果。

同時,我區堅持摘帽不摘責任,貧困縣黨政正職在攻堅期內保持穩定,做到了不松懈、不松勁、不松手;摘帽不摘政策,繼續執行脫貧攻堅主要政策,確保資金投入力度只增不減,今年已下達資金100.74億元;摘帽不摘幫扶,在保持駐村工作隊相對穩定的同時,對年齡偏大、不勝任工作的進行微調,目前1773名第一書記、4203名駐村工作隊員保持穩定;摘帽不摘監管,對已摘帽縣繼續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繼續加強動態監測,確保貧困戶不返貧。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脫貧 貧困 寧夏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日韩乱码AV | 日韩v欧美v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看所有AV的网站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 | 亚洲欧美偷拍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