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山東冠縣: “歸雁”興鄉育產業 領著村民奔小康

2020年10月28日 16:00  |  作者:許永飛 馬雪 程鴻飛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村里建起了果蔬大棚種植基地,村路通了、燈亮了、村莊變美了。”近日,在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柳林鎮大楊莊村,村民李福萍說起村里這兩年的變化,如數家珍,“村里的小康路越來越通達,村民的日子越過越開心。”

大楊莊村的改變得益于冠縣實施的“歸雁工程”。2016年,在濟南做房地產生意的退役軍人楊本凱回到家鄉柳林鎮,與回村的8名大學生組成了一支創業團隊,他還被推選為大楊莊村黨支部書記。幾年時間里,楊本凱利用多方籌集的資金,帶領村民發展大棚種植,建起了52個溫室大棚以及冷庫等配套設施,并成立了果蔬專業合作社,建起“七彩農場”研學基地。

“按照‘村委會+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我們推廣高新種植技術,規模化種植、銷售,村民參與大棚果蔬種植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楊本凱說。去年,大楊莊村村民人均收入達到了3萬元,村集體收入從零增長到了10萬元,還帶動周邊322戶貧困戶實現了就業脫貧。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冠縣推動鄉村振興“求賢若渴”,始終把農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優先位置,統籌推進本土人才培育和各類人才下鄉,通過政策獎勵、生產要素支持、專項服務和關懷激勵等舉措,大力實施“歸雁工程”,引導在外人才帶著資金、技術、信息等反哺農村,并在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選培村干部,強化農村黨員帶頭人隊伍建設,加速推動能人回鄉興產業,帶著村民奔小康。目前,冠縣“歸雁工程”共吸引28名在外人才回流,投資8300萬元,發展5個產業項目,帶動700余名群眾就業增收。幾年間,在外中青年帶著信息、技術、資金、項目回歸,組建鄉村振興“合伙人”,帶動一批高素質農民加速涌現并快速成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與此同時,當地還將村級黨組織打造成鄉村振興的“人才雁陣”,通過“內挖”“外引”“下派”等方式,選拔帶頭人擔任基礎薄弱村黨組織書記,公開遴選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村任職,將優秀青年納入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才庫,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保障。

“實施‘歸雁工程’,是創新人才流動機制、用好用活人才資源的長效之策。”聊城市委副書記、冠縣縣委書記李春田說,從鄉土能人和外出務工人員中選培村干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能更好提升新時代鄉村治理能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讓鄉村振興有力量,全面小康成色足。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冠縣 鄉村 產業 振興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视频欧美二区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在线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 午夜福利区免费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