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聲音

從家長大呼“退群”聽懂家校群的異化

2020年11月03日 09:5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從視頻內容來看,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視頻結尾處,這位家長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

對于這名家長的做法,家長們的意見并不一致。贊成者認為他說出了很多家長想說卻不敢說的話,而反對者則認為家長也太偏激,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也是為了孩子好,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最后吃虧后悔的還是自己。

其實,這位家長的做法是完全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的。去年6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很顯然,學校教師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把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是違反這一《意見》的,家長不但有權拒絕,而且,有關部門還應該嚴格落實《意見》。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的家長群,本來是為了方便家校溝通信息,但不少家校群變為了教師給家長布置作業群,家長則成為校外輔導員和作業批改員。這是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職責的混淆,讓家庭教育圍著知識教育轉,把學生包圍在知識教育中,既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又讓親子關系異化為分數關系、成績關系,加劇家長的焦慮情緒。

家長群異化為作業群,這是“知識教育至上”、“分數至上”的結果。一方面,中小學辦學有明顯的應試教育傾向,重知識教育(智育),而輕視其他教育;另一方面,學校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學校抓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這種做法存在諸多問題。首先,不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些孩子放學時根本不記作業,而是回家問父母;其次,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批改作業會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讓家長批改如何做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而調整教學方法與進度?再次,家長的文化程度不同,很多家長根本沒有學過教育學、心理學,不懂輔導孩子,用不科學的方法輔導孩子并不利于孩子學習進步,而且會產生親子沖突。

把家長深度卷入到學生的學習之中,這不是“家校共育”,而是“家校共教”。這不但讓家長把家庭教育就理解為輔導孩子做作業,而忽視除學習之外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還讓家長只盯著孩子的分數,和學校老師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張。就學校辦學而言,主要事務包括教學事務和非教學事務,教學事務應該由專業的教師負責,而家長參與學校的辦學監督、管理,主要應該參與非教學事務(諸如購買校服、監督食堂衛生等等)的管理。

家校共育必須清晰地界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職責,教師是教師,家長是家長。只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各司其職,才能給孩子成長營造健康的環境。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堅決糾正中小學辦學的應試傾向,要破除當前存在的“唯分數論”、“唯升學論”問題,推進中小學辦學實現“五育并舉”,才能把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從應試教育的學業負擔中解放出來。(熊丙奇 漫畫/陳彬)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家長 孩子 作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 日韩深夜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 |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韩无线码 |